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青春“译”茶香,助力出海路—— 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青领振兴为英德红茶定制多语种“国际名片”

发布时间:2025-07-26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七月的英德英红镇,茶山叠翠如浪,茗香袅袅四溢。7月5日,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青领振兴实践队怀揣“让世界品味英德红茶”的热忱,踏上这片盛产“东方金美人”的土地这支由外语外贸学院学生组成的队伍,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以及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部署,聚焦“采茶、制茶、品茶、推茶”核心任务,以专业所长为英德红茶“出海”打造多语种宣传片,用青春镜头与声音讲好中国茶故事。
  
  图:实践队合影,以青春助力茶叶“出海” 苏湖期摄
  聚焦核心任务:镜头捕捉茶韵,语言架设桥梁
  此次社会实践中,青领振兴实践队目标清晰:依托外语外贸学院学生的语言专长,打造高质量、多语种的英德红茶宣传素材。队员们深入英德红茶核心产区英九庄园,将镜头对准茶产业链的每一个关键环节。
  
  图:英德红茶与庄园标识 谢晓婷摄
  走进英九庄园:探秘智慧生产,细品四季茶香
  实践队首站进驻现代化英九庄园。在全自动化智能生产车间,镜头精准捕捉鲜叶到成茶的蜕变:萎凋舒展、揉捻塑性、发酵焕色、干燥定香...先进数控设备与传统制茶智慧的碰撞,让队员们深切感受到科技赋能下的“英红速度”与品质坚守。
  
  图:实践队员参观英德红茶生产车间 苏湖期摄
  庄园内,队员们细品不同季节的英德红茶,镜头定格茶汤从浅黄到琥珀的色泽变幻,记录香气从清雅到醇厚的层次递进,为宣传片积攒了丰富的感官素材。大家仔细标注风味特点,琢磨如何用精准外语向海外受众传递这份独有的“中国味道”。
  
  图:实践队员品味英九红茶 谢晓婷摄
  旅游英语专业的队员们化身“双语茶艺师”,为队友开设生动的“茶艺小课堂”。镜头里,她们冲泡动作优雅流畅,中英文双语讲解茶艺礼仪与茶叶知识的专业从容,既加深了队员对茶文化的理解,更直接产出了可用于宣传片的双语教学片段。
  
  图:双语茶艺小课堂 谢晓婷摄
  追溯历史根脉:红旗茶厂与英红博物馆的文化积淀
  为全面展现英德红茶的历史底蕴,实践队探访了承载岁月记忆的红旗茶厂与英红博物馆。红旗茶厂内,斑驳的标语、老旧的设备静静诉说着辉煌:老式揉捻机的铸铁机身泛着岁月包浆。锈迹斑斑的杀青锅、木质萎凋槽见证着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德红茶作为“国礼”远销海外的荣光,也镌刻着归侨的奋斗足迹。队员们用镜头珍藏这些历史印记,计划融入宣传片叙事,彰显英德红茶走向世界的深厚根基。
    
   图:实践队在红旗茶厂前合影 谢晓婷摄
  
  图:传统的制茶设备 谢晓婷摄
  英红博物馆里,丰富的图文史料、古朴的茶具文物、鲜活的非遗展示,系统勾勒出英德红茶从试种到量产的四十年历程。这些珍贵资料为宣传片注入文化厚度,让解说词撰写与配音更具历史纵深感。
  
  图:队员们在英红博物馆前留影 林川弟摄
  发挥专业所长:为“出海”注入“多语种”灵魂
  “采、制、品”的实地拍摄是基础,“推”的关键在于语言转化——这正是广外艺学子的主场。实践中,队员们围绕海量素材(茶园风光、车间生产、茶艺展示、历史场景、品鉴特写等),精心构思宣传片的叙事逻辑与脚本框架。他们立足海外市场文化习惯与兴趣点,探索用国际化视角讲好中国茶故事。
  多语种配音创作成为本次实践的核心成果。队员们发挥英语、日语、西班牙语等语种优势,为剪辑完成的宣传片进行配音录制。从制茶工艺术语到茶道精神意象,翻译力求“信达雅”;配音则追求发音精准、语调自然、情感饱满,让英德红茶的魅力、工艺和底蕴通过优美外语传遍全球。
  
  图:利用专业优势,制作宣传视频 谢晓婷摄
  镜头定格茶山绿浪,外语诠释千年茶香。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青领振兴实践队的英德之行,既是专业学习与社会实践的深度融合,更是青春力量赋能乡村振兴、助力文化出海的鲜活实践。这份精心打磨的多语种宣传片,将成为英德红茶香飘世界的新名片。当英红九号的琥珀茶汤在海外荧幕流淌,广外艺学子自信专业的青春之声,正传递着中国茶文化的永恒魅力与时代新篇。
作者:吴燕、曾榄、郑钰菲、涂连娣、林晓静 来源: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探寻红色印记,缅怀革命英烈
  • 为赓续红色血脉,传承革命精神,深刻挖掘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核与时代价值。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药学与健康管理系“启·承”小
  • 2025-07-26
  • 西柏坡上忆峥嵘,革命精神永传承
  • 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革命精神,激励同学们筑牢理想信念、勇担时代使命。近日,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药学与健康管理系“启·
  • 2025-07-26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