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至7月18日共青团龙岩学院数学与信息工程学院委员会实践队“红领巾小学堂六队”在龙岩市新罗区中城街道双路亭社区开展为期2周的支教。现“红领巾小学堂”支教活动已顺利落下帷幕。
本次课程设计结合实践队专业优势,开发一系列“趣味数学”、“编程启蒙”课程,同时又结合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设置了”安全守护“、”心理团辅“、”军事训练“等课程。
趣味数学
趣味数学课上的“数字炸弹”环节瞬间点燃全场,孩子们围成一圈,屏息聆听。老师悄悄埋下“炸弹”数字,大家轮流报数,一旦踩中“雷区”,那位幸运小玩家就得秒答脑筋急转弯,教室里爆发出一阵阵惊喜的笑声。紧接着,老师摇身一变成为艺术向导,领大家进入几何涂鸦乐园:先让圆形滚出胖嘟嘟的肚子,再让三角形站成尖尖的屋顶,正方形则稳稳当当地砌成城墙。彩笔飞舞间,孩子们把图形拼成蹦跳的小猫、彩虹山坡和微笑的太阳。整堂课在观察、想象与逻辑之间自由切换,既练就了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也让孩子们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编程启蒙
编程常被贴上“冷冰冰”的标签,对小学生而言更是像天书。然而,两位软件工程背景的支教老师却把”趣味编程启蒙课“开成了科幻乐园。他们先抛出“数字魔术”小谜题,勾起孩子寻找规律的探索欲,再顺势把“循环”概念包装成“超时空复读机”。紧接着,“太空清道夫”游戏上线:屏幕里漂浮的垃圾要靠循环指令一网打尽。老师演示完毕,小飞行员们争先恐后冲上讲台,敲下一行行彩色代码,教室里瞬间成了发射中心。短短四十分钟,孩子们不仅学会了让火箭转圈,也在心里悄悄点亮了探索科技的引擎。
安全守护
支教老师们精心构建“防拐·禁毒·防诈”三维立体课堂,把原本艰涩的安全教育拆分成一幕幕沉浸式体验:由社工老师们摆出“糖果陷阱”与“饮料迷局”,用荧光试剂现场演示毒品伪装术,把抽象风险“演”成触手可及的冲击。三轮闯关结束,孩子们不仅能把“拒绝话术”朗朗背出,更懂得在危急时刻保持冷静、迅速求助。而在“生命急救训练营”课上,在龙岩市第二医院急诊科护士长林富英的带领下,从理论到实操层层升级,孩子们系统学习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法及AED使用规范,并完成实操演练。教室里都会响起掌声与欢呼,把敬畏生命的种子深深刻进童稚的心田。
心理团辅
小桔灯社工为孩子们搭起一座“韧性成长工作坊”。开场的“人际网”把毛线抛成彩虹桥,陌生的小手瞬间被连成整体;共绘队旗再添一笔,集体归属感立刻上色。红十字心理救援队老师接力,用“闭眼撕纸”“传声电报”让孩子亲手拆穿“我以为你懂”的误会。随后的“专注力闯关”把舒尔特方格、反口令游戏串成欢乐赛道,注意力在笑声里升级。最后,书香角变身“故事实验室”,戴上面具接力剧情,逻辑与脑洞一起起飞。“心理团辅”课堂呵护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为孩子们的暑假增添了不少乐趣,注意力得到提高,帮助他们结识更多朋友。
军事训练
7月14日至18日,五天“小小兵”淬火之旅悄悄启程。清晨的操场上,稚嫩的身影学着把脚跟并拢、脚尖分开六十度,像小树一样一寸寸拔直;敬礼时,小手从胸前划出一道利落弧线,指尖轻触太阳穴,认真得让阳光都屏息。盛夏热浪滚滚,仿真枪压上肩头,他们却越晒越亮——汗珠顺着脸颊滚落,眼里却燃起对军人的炽热敬意。五天里,撒娇的尾音被口号盖过,独立的脚步踏出节奏;他们第一次读懂“令行禁止”,愿这段滚烫的记忆,化作未来路上最硬的铠甲,陪他们奔赴美好的前程。本次“军事训练”磨练了孩子们的意志,爱国与敬畏之心燃起。
时光匆匆,白驹过隙,结课仪式之后,“红领巾小学堂”结束了,支教老师们和孩子们告别,送上了离别时的祝福,愿他们努力追寻自己的梦想,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