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童心的声音,走进宁波轨道交通暑期公益托管班小学高段学生的心灵世界
7月21日宁波大学滴水行动之甬轨文枢小分队在宁波轨道交通职工之家暑托班对大班的孩子们进行了一对一的系统访谈,为了更好地了解暑托班儿童对于暑托班的真实想法,小分队的成员事先进行了充足的准备,拟定访谈大纲后决定从儿童在暑托班的幸福感、学习体验、亲子关系以及暑托班改进四个维度进行提问,采用半结构化访谈的形式确保访谈内容不偏离主线的前提下给儿童更多的自由发挥空间,以获取更多的信息。
回顾当时的访谈经历,大班的孩子面对访谈显然有一些局促与紧张,但是在小分队成员的温和安慰下他们很快就调整了回来,变得从容。当被问及在暑托班最开心的经历时,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看法,但是却都殊途同归。周子易和孙益两位孩子觉得最快乐的时候就是和暑托班的同伴一起玩耍的时候,周天皓小朋友认为上飞盘课的时候是最快乐的,那争夺飞盘、反击、获得胜利时的兴奋是令他印象最深刻的一次经历。不论是与同伴玩耍,还是在飞盘课上的团队游戏,孩子们最享受的都是与同伴在一起的幸福感觉。在此基础上,小分队成员顺势继续提问,既然在暑托班拥有如此快乐的经历,孩子们是否喜欢暑托班呢。结果发现对于暑托班有的人喜欢,因为可以和同伴一起玩耍,认识新的朋友,但也有的孩子表示并不喜欢,因为比起上学,暑假在家里的生活更令他感到无忧无虑的自在。
在课程上,甬轨文枢小分队成员为孩子们准备了丰富多彩的课程,不同的孩子对这些课程也有不同的学习体验。周子易表示,水循环的地理知识,还有昨天讲的皮影戏之类的知识是她最喜欢的内容,这丰富了她对世界的认识而且非常实用。除此以外,数学也是她感兴趣的方面,老师讲解的24点解法还有数独的知识令她印象十分深刻。孙益认为,手工制作扭扭棒非常有意思,她享受自己动手制作出一个个精美的小玩意的过程。周天皓觉得飞盘课和心理课是他体验最深刻的,因为在飞盘课上他学会了飞盘这一项新技能,而且感受到了飞盘运动的快乐,而在心理课上他了解到了许多心理效应,这使得他对心理学突然有了极大的兴趣甚至想自己学习一些心理学知识,小分队的成员听了他的答复十分欣慰,为他推荐了一些心理科普书籍助力他的兴趣发展。
在亲子关系方面,孩子们表示都知道父母的工作有时会非常地辛苦,希望能够减轻他们的负担,而上暑托班让他们觉得确实这样可以减少父母对他们在家里的担心,能够让父母更安心地工作。
对暑托班的评价,小朋友们的比喻天马行空。有的认为暑托班是游乐园,有许多同伴可以一起玩耍;有的则认为暑托班是小校园,要上课但是会比较轻松。周子易热衷思考,喜欢探索钻研,所以她希望暑托班之后可以多开展一些数学类的课程让她更有收获;孙益热爱与同伴游戏,她希望可以在课堂上多开展一些同伴合作的内容;周天皓热爱运动,他希望未来暑托班可以多开展一些体育课程。
孩子们面对访谈,回答认真而确切,甬轨文枢小分队的成员认真耐心倾听并记录了他们的话,此次对大班孩子的一对一访谈,不仅让甬轨文枢小分队全面捕捉到了孩子们在暑托班的真实状态 —— 从与同伴相处的点滴快乐、对各类课程的不同偏好,到对亲子关系的细腻理解,再到对暑托班的独特期待与评价,更清晰勾勒出了暑托班在孩子们暑期生活中的多重意义:它既是孩子们收获知识、发展兴趣的小课堂,也是结交伙伴、享受欢乐的社交场,更是分担父母压力、让家庭安心的 “临时港湾”。
这些来自孩子的心声,为暑托班未来的课程设计、活动安排提供了最直接、最珍贵的参考依据,让后续的暑托服务能更贴合孩子们的需求与成长节奏。同时,访谈本身也成为一次倾听儿童内心世界的温暖实践,印证了唯有走进孩子的视角,才能真正理解他们的需求,让各类关爱与教育举措更具温度与实效。而这份对孩子们真实想法的记录与回应,也让宁波大学滴水行动的意义得以延伸 —— 不仅是陪伴孩子们度过一个充实的暑假,更在努力搭建一座连接需求与服务的桥梁,让每一份付出都能精准抵达孩子们的成长轨迹中。
作者:甬轨文枢小分队 来源:宁波大学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童心筑梦传薪火 青春实践暖基层
-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导青年学子在服务基层中厚植为民情怀,2025年7月11日上午,河南科技大学土木建筑学
- 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