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医学院团队开展急救知识认知调研与科普工作纪实

发布时间:2025-07-20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医学院团队开展急救知识认知调研与科普工作纪实

近年来,因气道异物梗阻导致的意外事件频发,特别是在儿童和老年群体中尤为常见。为深入了解公众对海姆立克急救法的认知现状,评估急救知识普及效果,丽水学院医学院组建专项调研团队,于6月24日至6月28日开展了为期5天的急救知识认知调研活动。本次调研旨在为后续开展精准化急救培训提供数据支持,同时提升公众急救意识。调研团队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分层抽样方法选取调查对象。线下调研主要在校园及周边区域开展,线上则通过社交媒体平台扩大样本范围。调研对象重点覆盖18-45岁的年轻父母、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等高风险人群。
 
问卷设计包含三个维度:急救知识知晓度、操作熟练度和学习需求。其中,知识知晓度部分设置了10道选择题,涉及海姆立克急救法的适用场景、操作要点等;操作熟练度采用情景模拟题进行评估;学习需求部分则采用开放式问题收集建议。
经过对回收的158份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团队得出以下重要发现:
1. 认知水平方面:65.3%的受访者表示听说过海姆立克急救法,但能准确描述操作步骤的仅占29.7%。其中,对婴幼儿急救方法的知晓率(21.4%)明显低于成人急救方法(38.6%)。
2. 操作能力方面:在情景模拟测试中,仅18.2%的受访者能够完整演示急救流程,43.5%的受访者存在关键步骤错误,如按压位置不准确、力度控制不当等。
3. 学习需求方面:89.7%的受访者表示希望获得急救培训,其中62.3%倾向于线下实操教学,37.7%选择线上视频学习。最受关注的内容依次为:婴幼儿急救(78.4%)、老年人急救(65.2%)、自救方法(52.1%)。

 在调研过程中,团队同步开展急救知识科普工作:

1. 制作并发放图文版急救指南200份,内容包含操作流程图、常见误区提示等;2. 利用人体模型进行现场演示,重点讲解婴幼儿与成人的急救差异;
3. 针对调研发现的常见错误,如按压位置偏差、力度不当等问题进行专项讲解;
4. 建立线上答疑群组,持续提供咨询服务。 
调研中发现几个值得关注的案例:
1. 李女士(32岁,5岁孩子母亲):"之前只在电视上看过,没想到具体操作有这么多细节要求。"
2. 张先生(58岁):"一直以为拍背就行,今天才知道对不同年龄要用不同方法。"
3. 王同学(20岁):"学校应该开设相关必修课,这是每个人都该掌握的技能。"
基于调研结果,团队提出以下建议:
1. 急救培训应注重差异化教学,针对不同人群设计专门课程;
2. 加强婴幼儿急救知识的普及力度;
3. 推广"理论+实操"的培训模式,提高教学效果;
4. 建议社区、学校等机构定期组织急救演练。

本次调研活动不仅获取了宝贵的一手数据,更在实践中验证了多种科普方式的传播效果。团队成员表示,将继续深化研究,开发更有效的急救培训方案,为推动全民急救能力提升贡献力量。 
通讯员:李珍羡、柳晶晶、贾明誉
  
 
作者:羊梦洁 来源:丽水学院医学院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滴水行动暑托班——宁波大学为轨道交通职工子女点亮多彩暑期
  • 校社联动庆生日,温情陪伴暖夕阳
  • 校社联动庆生日,温情陪伴暖夕阳
  • 7月15日,艺术设计学部“艺心”先锋服务队走进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左岭街道智苑社区老年服务中心,配合社区为75岁以上老人举办集体
  • 07-20
  • 客韵寻根传薪火,童心筑梦续文脉 ——华南师范大学柳夏星火实践队课程报道
  • 豫见星火,筑梦前行|河南科技大学学生会“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
  • 【助力支点·实践有声】健康常伴童真梦,急救护航保平安
  • 智绘文旅新图景,青春逐梦振兴路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