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融合发展的背景下,土壤保护与科学利用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为响应“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助力乡村生态振兴,本实践团队深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因此“‘双碳’绘芝意”小队以南京市溧水区芝山村为调研点,围绕“土壤探秘与低碳实践”开展了行动。
7月13日,我们小队前往南京市溧水区芝山村,在农业技术员龙国刚的带领下,开展了系列实践活动:参观土样陈列室,向农户宣传低碳理念,走访调研相关企业,体验生物质炭生产,分析土壤样本,并参观了红色教育基地。通过这些活动,我们深入了解了“低碳减排”的实践路径,也亲身感受到了南京农业大学为芝山村乡村振兴所做的贡献。
图1团队合照

图2参观碳基复合肥
同学们聚在碳基复合肥展台前,近距离参观了以生物质炭为核心的“黑金”肥料。
图3小队成员入户宣传
在农户家中,我们小队开展了生动的低碳宣传活动。队员们通过发放科普手册、现场讲解等方式,向村民普及日常生活中的低碳小技巧,例如垃圾分类、节约水电、减少化肥农药用量等。
图4小队成员学习生物质炭生产过程
随后小队成员来到南京农业大学生物质炭工程示范中心学习生物质炭的生产过程,全方位探索讨论了乡村发展的多元化路径。
图5观察黄褐土剖面
为了破解黄褐土的密码,找到制约当地农业发展的因素,我们小队深入田间地头,一丝不苟地进行土壤剖面采样。随着一袋袋编号土样被封存、送回实验室,我们带回的不仅是黄褐土的秘密,更是改良和守护这片土地的第一手资料。
图6小队成员在铜山战斗纪念广场合照
最后,我们小队来到了红色教育基地——铜山战斗纪念广场。在庄严的纪念碑前,我们认真学习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缅怀他们为国家和人民作出的巨大牺牲。这次重温历史的经历,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今天乡村的安宁与发展来之不易,也更加坚定了我们用所学专业知识服务乡村振兴、守护美丽家园的信念。
在本次暑期实践中,我们小队从企业生产调研到土壤质地观察,从低碳宣传到红色教育,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有效提升了实践操作能力。此外,活动通过实践调研与科普宣传相结合,搭建起专业学习与乡村需求的沟通桥梁。我们不仅积累了乡村生态保护、循环农业发展的第一手资料,还将环保理念传递给更多群众,为乡村可持续发展凝聚了社会力量。未来,“‘双碳’绘芝意,研土促农兴”实践小队将继续扎根乡村,聚焦实际需求,用青春力量助力生态宜居乡村建设,让绿色发展理念在乡村沃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