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湖医学子三下乡:七天支教路,蒲公英在擂鼓镇播撒希望与健康

发布时间:2025-07-11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七月的竹山县擂鼓镇,群山环抱间涌动着蓬勃的生机。湖北医药学院蒲公英为梦而生志愿服务队的 15 名大学生,带着精心准备的课程与满腔热忱,在天英托管中心开启了为期七天的支教之旅。这不是一次简单的知识传递,而是一场关于兴趣启蒙、成长陪伴与健康意识播种的青春实践,每一堂课都浸润着志愿者的真诚,每一个环节都见证着教育的力量。

兴趣课堂:让创造力绽放
托管中心的教室里,总能传来有序的互动声。折纸课上,志愿者耐心地指导孩子们折纸飞机等,孩子们将梦想写在机翼上一同放飞,在趣味互动中寄托对未来的憧憬。折纸、剪纸、泥塑等手工课程,在志愿者的设计下形成了系统化的兴趣培养体系,从基础造型到创意组合,难度逐步提升,兼顾不同年级学生需求。
教室的棋盘前,五子棋课程活动同样开展得有声有色。志愿者解落子技巧与布局思路,引导孩子们在对弈中学会观察与思考。在一次次对弈中,孩子们慢慢领悟到,落子无悔,每一步选择都要慎重,就像人生路上做出的决定;要懂得顾全大局,不能只盯着眼前的一步棋,如同生活中要树立长远目标。

图为队员与孩子们一同放飞纸飞机。 卜祥吉 供图

文化传承课堂:触摸历史温度
在课表丰富的课程里,文化传承相关课程构成独特风景。书法课上,志愿者手持毛笔,从握笔姿势、基本笔画教起。“横要平稳,竖得挺直,就像做人要堂堂正正。” 志愿者一边示范,一边用浅显话语讲解笔画背后的文化寓意。孩子们握着毛笔,认真临摹,尽管笔画稚嫩,却在一笔一划中感受汉字的韵味与魅力。
民族文化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带孩子们穿梭于不同民族、历史的精彩世界。讲述民族文化时,志愿者展示各民族服饰图片、特色习俗,孩子们好奇追问,“这个民族的衣服好漂亮,他们怎么过节呀” ,在互动中拓宽文化视野;优秀传统文化课上,经典故事、传统技艺介绍,让孩子们知晓先辈智慧,激发对本土文化与民族文化的热爱。

图为队员带领孩子写毛笔字。 龚新冉 供图

医学启蒙:把健康种子播进心田
“当有人呛到异物时,我们要站在他身后,双手比成剪刀、石头、布……” 志愿者一边演示,一边讲解海姆利克急救法的动作要领。这场急救课是服务队结合专业特色设计的医学体验课程之一,旨在通过实践操作提升孩子们的应急处理能力。
考虑到乡村儿童的健康需求,志愿者们精心准备了 “医学小课堂” 系列课程。三角巾包扎课上,孩子们使用三角巾练习头部、手臂包扎法。志愿者们穿梭其间,纠正缠绕方向、打结位置等细节,强调包扎不仅要牢固,还要注意不影响血液循环。通过反复练习,大多数孩子都能熟练完成基础包扎,明白这些技能在意外发生时能发挥重要的保护作用。
在医学职业体验环节,志愿者们带来了听诊器、血压计等简易医疗器械,志愿者们还通过生动有趣的动画视频,给孩子们科普眼睛的结构。在互动问答环节,孩子们踊跃举手,提出各种问题:“眼睛为什么会近视?”“人体有什么奇妙的小奥秘?” 志愿者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一一解答,现场气氛热烈。这些医学启蒙课程,不仅让孩子们收获了健康知识,更在他们心中埋下了守护生命的种子。

图为队员向孩子们示范海姆利克急救。 卜祥吉 供图

离别时刻:带着牵挂继续前行
“我们带走的是满满的感动,留下的是希望的种子。” 服务队队长在总结会上表示,七天的支教虽然短暂,但志愿者们用专业知识传递了健康理念。离开擂鼓镇那天,志愿者们背着行囊踏上归途。车缓缓启动时,孩子们站在托管中心门口挥手告别,直到身影渐渐远去。这段支教经历,成为志愿者们青春记忆中珍贵的一页,也为天英托管中心的孩子们带来了一段难忘的成长时光。
这场为期七天的支教之旅,湖北医药学院的志愿者们用专业与热情,为擂鼓镇的孩子们打开了一扇多元的窗口。窗外有艺术的斑斓色彩,有思维的广阔天地,有文化的深厚底蕴,更有健康的生命之光。就像蒲公英的种子,他们把爱与希望播撒在这片土地上,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定会绽放出更多绚丽的花朵。

图为队员与孩子们的合影。 卜祥吉 供图
 
作者:杜灿阳 张艺菡 来源:湖北医药学院蒲公英为梦而生志愿服务队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逐梦”问道鞍山村,解码共富新路径——浙工商职院学子深入调研“千万工程”乡村振兴实例
  • 河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普润乡村,与你同行”实践团 赴中召村开展推普系列活动
  • 湖医学子三下乡:七天支教路,蒲公英在擂鼓镇播撒希望与健康
  • 高温送清凉,智慧护电网 ——南京师范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学生赴高邮国家电网参观学习活动圆
  • “情系养老院,关怀满夕阳”志愿服务活动
  • 滁州学院学子走进滁州市博物馆 开启暑期社会实践之旅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