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会计学院:“财赋矩阵”团队深入调研盱眙香米精制中心

发布时间:2025-07-11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2025年7月11日,南京财经大学会计学院“财赋矩阵”暑期实践队踩着发烫的柏油路,朝那座传闻中“让米粒脱胎换骨”的盱眙香米精制中心进发,探寻AI技术赋能下的稻米加工革新之路。

现代化厂区概览:产业升级的硬件支撑
抵达厂区后,两座高达三层楼的银色储米罐率先映入眼帘,其金属外壳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单罐可储存数十万斤粮食,为规模化加工提供了坚实的原料储备基础。进入厂区内部,地面散落的细碎米糠踩上去发出轻微声响,远处传来持续的机械运转声,筒仓底部的输送管道纵横交错,构成了原料传输的复杂网络,尽显现代化加工企业的硬件实力。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盱眙香米精制中心厂房。陈霖 供图

中控系统:数字化管理的核心枢纽
中控室内,巨幅工艺流程图与电脑屏幕上的动态数据共同构成了稻米加工的“数字地图”。黄色的储料罐、蓝色的管线及跳动的数字清晰呈现出待筛米仓、精米仓、成品仓的分布与连接情况。
中心负责人孙先生指着屏幕向团队成员介绍:“左边是待筛米仓,中间是精米仓,右边是成品仓。每根管线都对应车间里的输送通道,AI会自动把米粒‘导流’到绿色的空管道里。就像给米粒装了GPS,哪条路快、哪条路空,全由AI实时算出来。”由此可见,AI系统在此发挥着关键作用,能够实时计算并选择最优输送路径,确保原料输送高效有序;同时,系统的异常警报功能可及时发现管道堵料等问题,保障生产的连续性。 

图为团队成员来到产业中控中心了解控制原理。陈霖 供图

生产车间:稻米精细化加工的核心环节
跟随向导进入生产车间前,强烈的机械运转声已从门缝传出。推门而入时,裹挟着稻米香气的热风扑面而来,蓝色大型加工设备前,稻米如瀑布般倾泻而下,筛分设备在高频震动中发出规律声响。

 图为团队成员观摩厂房筛米设备。陈霖 供图
向导打开设备观察窗,可见完整米粒在筛网震动作用下向侧面滑动,碎米与空壳则从下层筛孔分离并集中收集。相邻的银色检测设备玻璃罩内,稻米以高速通过检测区域,上方的32个高清摄像头发出频闪红光——该系统可精准识别霉点、石子、异色粒等杂质,一旦发现异常立即启动气枪将其吹入废料箱,检测效率达每秒数百粒。
稻米随后进入滚筒式抛光机,设备内部传来持续的摩擦声。透过观察窗可见,米粒在滚筒内翻滚过程中,表面糠粉被逐步清除,逐渐呈现出莹白光泽。据介绍,人工智能系统会根据每批稻米的硬度、糠粉厚度等参数,自动计算并设定最优滚筒转速与摩擦时长。
最终环节为分级筛选:输送设备分为三条通道,稻米在系统控制下自动进入对应管道——左侧为长粒精品、中部为圆粒合格品、右侧为碎米。该系统通过激光检测技术测定米粒长度与重量进行初步分类,而真正实现0.1毫米级精度区分的核心,是经过数万张米粒图像训练的AI模型。

包装工段:成品质量控制的终端环节
进入包装区域,全自动生产线的高效运转令人瞩目:包装机完成从物料灌装、袋体成型、封口到贴标的全流程作业,机械臂将成品袋码放成整齐垛型,整条生产线的运行效率达每分钟二十余袋。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包装产业线。陈霖 供图
据介绍,每袋成品米的标准净重为10斤,允许误差严格控制在5克以内。人工智能系统会实时扫描标签位置,当偏移量超过0.5厘米时立即触发报警。分级筛选产生的碎米将专门供应给餐饮企业,实现全品类资源的高效利用。

调研总结:科技赋能传统农业的实践启示
返程前,负责人孙先生向每位实践队员赠送了刚下线的精制米样品。阳光下,米粒呈现出温润的色泽,触感微凉且保留着车间的余温。这份重量轻盈的样品,实则承载着传统农业现代化转型的深刻内涵。
暮色中的厂区筒仓逐渐化为剪影,但机械运转的韵律、人工智能的算法逻辑、筛分设备的精密运作与稻米的蜕变轨迹,已在团队成员心中形成清晰认知。
盱眙香米的加工过程不仅是粮食精细化处理的典型案例,更是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传统产业、科技手段保障粮食安全的生动实践。此次实践让实践队员们在机器与智能的交织里,读懂了“一粒米的蜕变”。它不仅是粮食加工的过程,更是AI赋能传统产业、科技守护粮食安安全的生动注脚。(通讯员 陈霖 孙景钰)
 
 
作者:多彩大学生网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逐梦”问道鞍山村,解码共富新路径——浙工商职院学子深入调研“千万工程”乡村振兴实例
  • 高温送清凉,智慧护电网 ——南京师范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学生赴高邮国家电网参观学习活动圆
  • “情系养老院,关怀满夕阳”志愿服务活动
  • 滁州学院学子走进滁州市博物馆 开启暑期社会实践之旅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