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七月八日“赤心启航——青苗破冰日”活动在孩子们的期待中正式开始。面对略显羞涩的新面孔,支教队员们深知,建立信任、激发表达是提升语言文字能力的第一步,而精心准备的PPT中,关于“赤”的文化解读与活动流程,也为整个上午的互动奠定了清晰的框架。

“班”门有谜,幽默开场:主讲老师班老师以极具个人特色的方式闪亮登场。“同学们,猜个谜语:两块玉,分开放,合起来,猜一猜是什么。在班老师的示范后,活动进入高潮。孩子们轮流走到台前,使用统一的句式:“我的名字里有……它代表着……”起初,几个孩子有些紧张,声音细小。但在队员们鼓励的目光和同伴的掌声中,他们渐渐放松。每个名字背后,都寄托着家人的爱与期望。通过固定句式,孩子们不仅清晰介绍了自己,更在表达中体会到语言的规范性和力量感,初上讲台的胆怯,逐渐被分享的勇气和获得的认同感所取代。

绕口令挑战,磨砺清晰口齿:紧接着,一场“唇齿功夫”的趣味挑战上演。队员们结合PPT展示,挑选了与“赤”色关联、难度适中的绕口令。“红凤凰,粉凤凰,红粉凤凰花凤凰!”小文老师先做标准示范,清晰的发音和夸张的口型让孩子们跃跃欲试。起初,孩子们被“凤凰”“红粉”的连续发音绕得舌头打结,笑声不断。在队员们耐心分解音节、放慢速度、一对一纠正下,孩子们逐渐掌握了发音要领。一位女生在反复练习后,终于清晰响亮地完成挑战,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红晕。这小小的成功,极大提升了孩子们对准确发音的兴趣和信心。
梦想讨论,叩击成长心扉:队员们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引导孩子们思考“梦想是什么”“为什么要有梦想”“梦想和每天的学习、成长有什么关系”。没有生硬的说教,而是用孩子们熟悉的故事和身边的例子启发思考。“就像一棵小树苗,”队员指着窗外,“它想长成参天大树,是不是得努力吸收阳光雨露,扎根泥土?我们心中的梦想,也需要每天认真学习知识、锻炼本领来‘浇水施肥’啊!”孩子们的眼睛亮了起来,纷纷点头回应。

赤色心愿,珍藏未来期许:讨论过后,每位孩子都收到了一张鲜艳的红色心形便签纸。“请大家把今天讨论后,心里最想实现的那个梦想,或者为了梦想现在最想做好的一件事,认真写下来。”队员们轻声引导。教室里顿时安静下来,只听见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这些承载着稚嫩却真挚梦想的“赤心”,被队员们郑重地收集进一个特制的“梦想储蓄罐”中。“我们会在支教的最后一天,一起打开它,看看这些赤诚的种子,是否在我们共同度过的时光里悄悄发了芽。”小文老师的话,让孩子们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活动的压轴环节,聚焦于每个独特的个体——“名字故事”分享会。旨在让孩子们学会用规范、清晰的语言介绍自己,建立表达自信。“赤”,是初心的颜色,是热情的温度,更是希望的火种。这“赤色”的第一天,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孩子们的心扉,也点燃了他们学习语言的热情。破冰游戏消除了陌生,绕口令磨砺了口齿,梦想便签种下了希望,名字分享树立了自信。“培小文·青苗燎原”队的支教之旅已然启程,这“赤”诚的开始,为后续“橙黄绿青蓝紫”的七彩旅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队员们深知,教育的星火,唯有真诚投入方能燎原。在响水镇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他们将持续以专业为犁,以爱心为种,助力棵棵“青苗”茁壮成长,让语言的魅力与梦想的力量,在黄土高原的沟壑间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青苗初破土,未来犹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