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三下乡】“科创下乡探锣鼓遗韵,青春逐梦传铿锵之魂——长江科创学院开展非遗传承活动”

发布时间:2025-07-10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为传承与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传统艺术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2025 年 7月,长江师范学院长江科创学院组织“非遗新韵”学生实践团队前往重庆市涪陵区龙潭镇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以“传承八拍锣鼓,奏响乡村新声”为目标,通过实地调研、技艺学习等形式,在基层实践中探索传统艺术的现代化发展路径,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青春活力。
(志愿者们倾听传承人讲话)
    锣鼓工坊探古韵:聆听八拍锣鼓的岁月回响
    学生实践团队抵达龙潭镇锣鼓文化站,在非遗传承人的带领下,志愿者们参观了八拍锣鼓的各种乐器,深入了解八拍锣鼓“韵律独特、节奏鲜明”的艺术特色。通过与传承人的交流,团队梳  理出八拍锣鼓在节奏变化、鼓点组合、表演形式上的三大核心特征,并记录下传统锣鼓的制作工艺细节。传承人指出“八拍锣鼓的鼓点多取材于民间生活场景,年轻一代对鼓点内涵的理解是既保留对传统艺术的敬畏,又赋予其贴合当代生活的新诠释”。
(志愿者们了解如何敲鼓)
    课堂传艺奏新声:非遗传承人手把手教出“小鼓手”
    传承人站在学生身旁,用鼓槌轻轻敲击鼓面示范节奏,鼓点在空气中回荡,逐渐勾勒出一段欢快的八拍锣鼓旋律。传承人教导学生“手持鼓槌要稳,击鼓时手腕要灵活”,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鼓点的节奏变化,如“像心跳一样有规律”。在教学过程中,传承人会结合锣鼓节奏讲述背后的民间故事,强调传统锣鼓中蕴含的文化寓意,如“鼓点如雨,祈愿丰收”的念想等。
(志愿者尝试敲鼓)
    锣鼓新韵焕生机:传统鼓点的当代生活转译
    在龙潭镇集市的文化摊位前,学生实践团队将八拍锣鼓的节奏“搬”上了现代舞台。为让锣鼓融入现代生活场景,他们从传统鼓点中提取“喜庆、欢快”元素,采用现代音乐编曲手法,使鼓点在舞台上呈现出流行音乐的节奏感。这不仅让传统锣鼓焕发新生,更带动了当地文化活动的开展,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了实在的活力。
    “这种‘非遗+青春’的模式,既让年轻人读懂了老艺术的文化密码,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可持续的发展动能。”未来,实践团队将继续推动更多青年学子在传统文化传承中彰显青春担当,让八拍锣鼓在数字时代绽放新的华彩。
(志愿者们拍集体照)
文字:黄磊
 
作者:黄磊 来源:长江师范学院长江科创学院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三下乡】“科创下乡探锣鼓遗韵,青春逐梦传铿锵之魂——长江科创学院开展非遗传承活动”
  • 潮间探贝人:青年力量助推泥蚶养殖,探索高效可持续新模式
  • “耕培”科普进酉阳,童梦“启润”探自然
  • 走进坝竹丫田间地头,探访乡村农业新路径 ——重庆师范大学“耕培启润”志愿服务团酉阳产业调研
  • 童声对话红色历史,薪火相传革命基因
  • 集美大学诚毅学院“毅马当先”实践队赴昆明市侨光小学开展主题宣讲与座谈交流
  • 青年智慧赋能“一片叶子”的乡村振兴之路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