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5日至7月6日,嘉兴大学茗途寻迹暑期社会实践团队陈潇雨、朱天楠、杨岚祺三人深入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徐村湾村开展实地考察。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发源地,安吉县近年来以生态振兴推动乡村振兴的实践成果丰硕。本次考察以“解码美丽乡村的可持续路径”为主题,团队成员通过走访特色产业、对话基层干部、体验文旅项目,深入调研徐村湾村如何从“靠山吃山”走向“养山富山”的转型之路,并借助青年智慧,让老传统长出新枝叶。
徐村湾村位于安吉县东南方向,凭借S306省道穿村而过的交通优势,以及西临西溪湿地保护区的独特地理位置,具备了良好的发展潜力。这里山林与耕地资源丰富,分别达3800亩和3100亩,下辖23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2350人。产业方面,白茶种植占据主导地位,约95%以上的山林用于白茶种植,且40%的村民投身其中,形成了成熟的产业模式;水稻种植也在规模化与机械化进程中稳步发展;此外,农家乐、民宿及果蔬采摘等乡村旅游相关产业也初现规模。同时,徐村湾村的人文资源底蕴深厚,从承载水运历史记忆的西苕溪运码头平台,到充满神秘色彩的点灯山典故,再到省级非遗跺驴狮子舞以及世界吉尼斯记录的立体竹编作品,无一不展示着村庄独特的魅力。考察过程中,团队成员与当地村委会、村民代表进行了深入交流,详细了解村庄的发展现状、面临的问题以及未来规划。成员们还实地走访了高湾灯塔区块、西苕溪溪斗彩虹骑行道、青山庙水库及洪家坞茶园等特色区域,用脚步丈量每一处土地,用相机记录每一个细节,为后续制定切实可行的乡村振兴方案收集第一手资料。“徐村湾村拥有丰富的自然与人文资源,这是我们开展乡村振兴工作的坚实基础。我们希望通过此次考察,能够将这些资源进行有机整合,探索出一条适合徐村湾村发展的特色之路。”团队成员陈潇雨表示。
徐村湾村的白茶产业,是村民赖以生存的“金叶子”——95%的山林面积覆盖着茶园,40%的村民投身种植、加工与销售,两大基地支撑起成熟的产业链。但在调研和书记的谈话中,团队成员发现,传统模式下的白茶产业正面临“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困境:品牌辨识度不足、附加值挖掘有限、与文旅资源联动薄弱。针对这些痛点,团队从“三链融合”入手,用青年视角破题:在产业链上,设计“茶园研学+手工制茶”体验环节,让游客亲手参与采摘、杀青、揉捻,将单一的茶叶销售延伸为“体验经济”;在价值链上,联合设计专业同学,以“叶脉纹理”“茶山风光”为元素,开发白茶主题文创(如茶宠、包装礼盒、叶脉书签),提升产品文化附加值;在传播链上,利用短视频平台打造“跟着茶农学手艺”系列内容,邀请村民出镜讲述种茶故事,借青年熟悉的传播方式,让徐村湾白茶“出圈”。
“以前种茶卖茶靠经验,现在这些年轻人带来的新思路,让我们看到了‘一片叶子’的更多可能。”村民李大叔的感慨道出了大家的心声。青年团队以智慧为笔,以土地为纸,正让徐村湾村的“一片叶子”不仅长出经济效益,更长出文化味道与振兴希望,书写着属于新时代的“一叶兴村”故事。此次实地考察为参与乡村振兴大赛提供了关键依据,也为徐村湾村的未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后续,团队将基于考察成果,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完善乡村振兴方案,助力徐村湾村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让这座美丽的村庄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