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纺城共富探路:老牌市场的转型之困与破局之思——“柯桥坊聚富,共富景焕新”实践团赴柯桥轻纺城调研
PS:同学们进入轻纺城的场景
柯桥轻纺城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依托绍兴纺织产业集群优势,从河畔布摊起步,逐步发展为亚洲最大的轻纺专业市场。作为浙江“块状经济”的典型代表,这里曾汇聚超2万家商户,年交易额突破千亿,成为带动区域就业、推动产业升级的共富引擎。然而随着数字经济崛起,这座老牌市场正面临从“集贸中心”向“数字枢纽”转型的关键节点。
商户访谈:实体店的生存之困与转型之盼
PS:同学和商户大哥交流访谈
“守店20年,客流少到像守空城”“从推着板车卖布到租下临街铺面,我见证了轻纺城最热闹的光景。”经营窗帘面料的老板指着空荡荡的走廊感慨,“现在每天开门都像碰运气,以前早市挤满拿货的批发商,如今连散客都寥寥无几。”他坦言,疫情后线下客流锐减很多,网店低价冲击更让利润缩水,“同样一块布料,网店能包邮送货,我们却要承担高额房租。”
PS:同学们和商户大姐畅谈
“想做直播却不懂技术,补贴政策摸不着边”商户李姐的女装面料店曾是网红打卡点,如今却在直播间里“找活路”:“去年尝试直播卖货,镜头怎么摆、流量怎么引全靠瞎琢磨,一场播下来只卖出3件。”她翻开手机里的政策文件截图:“听说有电商扶持补贴,但申报流程太复杂,我们小商户根本够不着。”调研显示,超70%商户期待政府牵头开展“直播培训+流量扶持”,打通线上线下销售闭环。
年轻顾客视角:消费习惯变迁下的市场断层
PS:同学和顾客交流电商给实体店带来的冲击和感受
在轻纺城网红打卡墙前,岁的本地顾客小张正在拍照:“我妈那辈买布料都来这儿,但年轻人更习惯在网上看样定制。”她拿出手机展示刚下单的窗帘链接:“网店能提供3D效果图,还包测量安装,比跑市场省时省力。”调研发现,90后顾客占比不足15%,“体验差、服务旧、款式老”成为年轻群体远离实体市场的主因。
夕阳下的轻纺城牌坊依旧矗立,而市场内的商户们正翘首期盼:当老牌集贸遇上数字浪潮,当共富理念照进实体商铺,这座见证了浙商崛起的市场,能否在转型中重焕生机,仍是共富示范区建设中一道待解的民生考题。
作者:张雄 来源:实践采访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论数字化科技赋能红色旅游与革命文化传承
- 2023 年中国红色旅游游客量已超 6 亿人次,但传统模式面临 “体验单一、年轻群体参与度低” 等挑战。建岙村梅园纪念馆
- 06-30
- 众兴镇社会实践报告
- 众兴镇社会实践报告
一、实践背景
为深入了解基层社会发展现状,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与实践能力,利用假期时间,我在江苏省宿迁市泗
- 06-30
- 泗阳县众兴镇社会实践报告
- 泗阳县众兴镇社会实践报告
一、实践背景
为深入了解基层社会治理现状,践行新时代青年社会责任,我于2025年6月在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
- 06-30
- 温情融岁月,志愿亮暮颜
- 为弘扬中华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增强学生的社会责感,6月19日,豫北医学院精诚书院“用爱温暖岁月,志愿点亮暮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走
- 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