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千年灯火映乡情: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实践队对莆田元宵民俗的实践启示

发布时间:2025-03-04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正月十六至正月十七,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探寻春节文化,感悟时代浪潮”实践队前往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开展元宵文化调研活动。实践队先后走访了涵江区延宁宫和梧塘镇松东村,实地考察了当地的非遗技艺和民俗仪式,探讨传统文化在当代的传承与发展。
  
  在延宁宫,实践队观摩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搭蔗塔”的制作过程。蔗塔高4.2米,由175公斤新鲜甘蔗搭建而成,塔身以榫卯结构逐层堆叠,并用染红的蔗节拼出“上元祈福”的篆体字样。据老匠人林师傅介绍,蔗塔的搭建遵循古法,每根甘蔗需严格挑选九节,寓意“九九归一”。此外,实践队还观看了涵江车鼓队的表演。鼓队表演模拟了明代戚家军抗倭时的战阵变化,鼓点急促,锣声浑厚,展现了从战争记忆到庆典符号的文化变迁。
  
  图为延宁宫蔗塔 章雅茗供图
  
  次日,实践队前往梧塘镇松东村,观摩了当地的赤脚踏火仪式。下午两点,松木柴堆点燃后,八名青壮男子赤足抬轿,快速穿过灼热的炭火。村老黄爷爷表示,这一仪式源于祖辈驱赶瘴气的传统,如今已成为一种民俗活动。
  
  图为松东村踩炭火现场 黄锐勤供图
  
  当晚,松东村还举行了花灯巡游活动。三百余盏花灯组成千米长龙,巡游队伍途经村内主要街道和公共场所,吸引了大量村民参与。花灯的设计融入了传统文化元素,如“百子千孙灯”和“五谷丰登灯”,寓意吉祥与丰收。
  
  图为实践队队员参与花灯巡游现场 何馨凝供图
  
  实践队通过采访了解到,这些活动是当地世代传承的节日风俗,旨在祈福新年吉祥安康,同时增强村民的凝聚力和归属感。此次活动不仅让实践队深入了解了乡土文化,也为传统民俗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实践参考。
  
  图为实践队队员与送东村旗手合影赵兢供图
  
  (通讯员:章雅茗)
作者:章雅茗 来源:章雅茗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千年灯火映乡情: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实践队对莆田元宵民俗的实践启示
  • 重返母校,共话成长
  • 重返母校,共话成长
  • 2025年2月16日,春意渐浓,阳光洒满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这一天,我带着对青春岁月的怀念与对母校的深情,开启了“母校行”活动。
  • 03-03
  • 这条小鱼儿在乎
  • 近年来,随着城乡发展不均衡的问题日益突出,许多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 03-03
  • 博山琉璃大观园:探寻琉璃文化,传承非遗文化
  • 曲园学子探寻琉璃文化,传承非遗魅力
  • 数字助老,反诈同行
  •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老年人群体面临着数字鸿沟与诈骗风险的双重挑战。
  • 03-02
  • 小鱼,我们一直在努力!
  • 近代中国历史上的每一个时期,都闪耀着青年人的智慧与光芒,“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
  • 03-02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