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曲园学子探寻琉璃文化,传承非遗魅力

发布时间:2025-03-03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2025年1月19日,曲阜师范大学“访齐都古韵,传非遗新声”实践队踏上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文化之旅,他们前往中国陶瓷琉璃博物馆,深入探寻琉璃文化的奥秘,旨在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传承意识,让古老的琉璃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图1中国陶瓷琉璃博物馆
  
  中国陶瓷琉璃博物馆坐落于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这里是陶瓷琉璃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博物馆建筑面积达5万平方米,展览面积2万平方米,共5层25个展厅,分为陶瓷展陈、琉璃展陈和陶琉文化体验互动、文创产品销售四部分,馆藏展品2.5万件,涵盖了从新石器时代到现代的各个历史时期,其中琉璃珠、青釉莲花尊等更是闻名遐迩的镇馆之宝。
  
  图2淄博出土琉璃
  
  一进入馆内,队员们就被眼前琳琅满目的陶瓷琉璃展品所吸引。这些展品造型各异、色彩斑斓,每一件都仿佛在诉说着一段独特的历史故事。从原始陶器的质朴,到现代琉璃艺术的创新,队员们沿着历史的脉络徐徐前行,深入了解了琉璃文化的发展历程。在参观过程中,队员们认真聆听讲解员的介绍,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他们了解到,琉璃制品在我国最早可追溯到西周战国时期,当时它是权力和贵族的象征。随着时间的推移,琉璃制作工艺不断发展,在汉朝时已达到非常成熟的水平。
  
  图3实践队成员参观展品
  
  在参观完基本陈列展厅后,队员们来到了专题展厅。这里展示了许多现代琉璃艺术家的创新作品,将传统琉璃工艺与现代艺术理念相结合,展现出了琉璃艺术的无限可能。这些作品不仅在国内备受赞誉,还远销海外,成为世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队员们被艺术家们的创意和精湛技艺所折服,纷纷表示要将这种创新精神融入到未来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琉璃制作工艺,队员们还参观了博物馆的琉璃制作工坊。在这里,他们亲眼目睹了工匠们制作琉璃的全过程,从高温的琉璃液从炉中取出,到借助钢管、金属钳、剪刀等工具进行塑形,再到利用隧道式退温炉进行冷却处理,每一个步骤都凝聚着匠人们的智慧与心血。队员们还亲自上手体验了部分制作环节,感受到了传统手工艺的独特魅力和制作过程的不易。
  
  参观结束后,实践队队员们围绕琉璃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琉璃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然而,在现代社会,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和快节奏生活方式的影响,传统琉璃制作工艺面临着传承困境。为了让琉璃文化得以更好地传承和发展,队员们提出了一系列建议。一方面,要加强对琉璃文化的宣传和推广,通过举办展览、文化讲座、线上宣传等多种形式,让更多的人了解琉璃文化,提高公众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度和保护意识;另一方面,要注重对琉璃制作工艺的传承和创新,鼓励年轻一代学习和传承这门技艺,同时结合现代科技和设计理念,开发出更多符合现代审美和市场需求的琉璃产品,让琉璃文化真正走进人们的生活。
  
  图4实践队成员合照
  
  此次实践活动,不仅让曲阜师范大学“访齐都古韵,传非遗新声”实践队的队员们近距离感受到了陶瓷琉璃文化的独特魅力,更增强了他们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将继续努力,通过各种方式传播琉璃文化,让这颗古老的文化明珠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作者:曲阜师范大学“访齐都古韵,传非遗新声”实践队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曲园学子探寻琉璃文化,传承非遗魅力
  • 数字助老,反诈同行
  •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老年人群体面临着数字鸿沟与诈骗风险的双重挑战。
  • 03-02
  • 小鱼,我们一直在努力!
  • 近代中国历史上的每一个时期,都闪耀着青年人的智慧与光芒,“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
  • 03-02
  • 影像探源,助力非遗鞭杆舞焕活
  • 影像探源,助力非遗鞭杆舞焕活
  •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强调,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民间非遗文
  • 03-02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