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法治春雨润‘芯’田”——山东大学集成电路学院法治实践课堂圆满收官

发布时间:2025-02-27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2025年2月5日,山东大学集成电路学院“芯法同行”实践队走进济宁市任城区唐口镇人民法院,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法治实践课堂。通过“旁听庭审+参与调解”的沉浸式实践,同学们零距离感受司法力量,提升法治素养,争做新时代知法、懂法、守法的青年。

直击现场:法槌敲响,一堂“沉浸式”法治课

上午9时,随着法槌庄严落下,一场专利侵权案的庭审正式开始。“芯法同行”实践队的同学们屏息凝神,仔细观察庭审的每一个环节:举证质证的逻辑交锋、法庭辩论的思维博弈、法官对法律条款的精准诠释……冰冷的法律条文在真实案例中变得鲜活起来。同学们深刻感受到,技术专利的侵权认定远比想象中复杂。吴法官抽丝剥茧的分析,让大家进一步意识到技术研发必须与法律合规“双轨并行”。

角色转换:当工科生化身“调解员”

庭审结束后,同学们迅速进入角色转换,亲身参与一起技术合作纠纷的调解。在吴法官的指导下,同学们尝试从“法理”角度切入,分析合同条款,用“共情”安抚双方情绪,最终成功促成和解。这次调解让同学们认识到,调解并非“和稀泥”,而是用法律平衡利益、用温度化解矛盾。通过这次实践,同学们对“工程师的社会责任”有了全新的思考。

对话法官:解锁“技术+法律”跨界密码

在随后的座谈环节,吴法官结合华为、中芯国际等典型案例,为同学们揭秘科技领域的“法律攻防战”。面对同学们提出的“芯片设计如何规避知识产权风险”“技术保密协议的关键条款有哪些”等问题,吴法官一一解答,并金句频出:“芯片是‘硬科技’,法律是‘软铠甲’!没有法律护航的创新,就像没有绝缘层的电路——随时可能短路!”这些生动的比喻让同学们对“技术+法律”的跨界融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活动总结:以“芯”为媒,与法同行

一次庭审,是一堂生动的法治课;一场调解,是一次温暖的实践行。通过此次法治实践课堂,集成电路学院的学子们以脚步丈量法治进程,用行动诠释青年担当。同学们纷纷表示,未来将继续以“芯”为媒,与法同行,为科技强国注入法治正能量。
本次“法治春雨润‘芯’田”实践活动由山东大学集成电路学院主办,济宁市任城区人民法院唐口法庭提供实践支持。活动详情可通过济宁市任城区人民法院官网或相关微信公众号了解。
期待更多高校学子参与到类似的法治实践活动中,为我国的法治建设和科技进步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作者:张慕恒 来源:山东大学芯法同行队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探寻琉璃文化,传承千年技艺
  • 寒亭杨家埠木版年画劳动实践报告
  • 寒亭杨家埠木版年画劳动实践报告
  • 寒亭杨家埠木版年画作为中国民间艺术的瑰宝,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生动体现。它起源于明代,繁荣于清代,以
  • 02-27
  • 百万大学生进社区
  • 寒假期间,在我的家乡大美微山湖,魅力微山县,帮助家乡人民解决各种困难问题
  • 02-27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