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之光”:山东大学“芯法同行”社会实践队法院体验记
2025年2月4日,山东大学集成电路学院“芯法同行”社会实践队来到济宁市任城区唐口镇鲍屯村,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法治实践之旅。通过亲身体验法院送达材料服务以及参观基层党建工作,队员们深刻感受到了基层审判工作的艰辛与党建引领法治实践的重要性。
法治实践:感受基层审判工作的不易
上午9:00,实践队成员们在鲍屯村党群服务中心前集结,身穿统一的社会实践队服装,展现出对法治精神的追求和对社会实践的热情。在法院工作人员的引导下,队员们开始了法院送达材料服务的体验。送达工作不仅考验耐心和细心,更让队员们深刻体会到基层审判工作的艰辛与挑战。
上午10:30,队员们与法院工作人员进行深入交流,了解基层审判工作的具体情况,并学习如何高效、准确地完成送达任务。通过此次实践,队员们对基层司法工作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党建参观:感悟基层党建的力量
午餐后,实践队参观了鲍屯村的基层党建工作,了解党建工作如何与法治实践相结合,为社区提供更好的服务。在鲍屯村党群服务中心,队员们见证了党建引领下,矛盾纠纷调解、法律援助、普法宣传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这些成果为村民提供了更加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通过参观,队员们深刻认识到党建工作在推动法治实践中的重要作用。党建不仅能够提高村民的法律意识,还能促进法治精神在社区的传播和实践。同时,法治实践也为党建工作提供了广阔舞台,使其更加贴近群众、服务群众。
总结感悟:法治与党建的双赢之路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让“芯法同行”社会实践队的队员们更加坚定了学习法律、服务社会的决心。他们表示,未来期待更多这样的实践机会,在实践中成长,在服务中进步,为推动法治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法治之光”不仅照亮了鲍屯村的法治建设之路,也为实践队成员们的心灵带来了深刻的触动。通过这次活动,队员们深刻体会到法治与党建相结合的双赢之路,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和社会服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者:张慕恒 来源:山东大学芯法同行队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寒亭杨家埠木版年画劳动实践报告
- 寒亭杨家埠木版年画作为中国民间艺术的瑰宝,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生动体现。它起源于明代,繁荣于清代,以
- 02-27
- 百万大学生进社区
- 寒假期间,在我的家乡大美微山湖,魅力微山县,帮助家乡人民解决各种困难问题
- 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