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中国式现代化视阈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实践报告

发布时间:2025-02-19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引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此宏伟蓝图下,农村作为中国发展的重要阵地,其现代化建设的成效深刻影响着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本调研旨在深入剖析中国式现代化视阈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状与挑战,探索切实可行的发展路径,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提供有力支撑,通过实地考察和亲身体验,了解农村社会建设现状,增强了我们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作为大学生,我们荣幸参与了这次调研,为家乡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调查对象与调查方法
  
(一)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为辽宁省葫芦岛市塔山村的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村干部及农村企业经营者。
  (二)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法:设计涵盖新农村建设各方面内容的问卷,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广泛收集农村居民对生活环境、公共服务、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看法和满意度。
  2、访谈调查法:对村干部、农村企业经营者、相关政府部门工作人员进行一对一或小组访谈,深入了解新农村建设的规划、执行情况、面临的困难和未来发展思路。
  3、实地观察法:深入村庄,实地查看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产业发展、农业生产情况等实际情况,获取直观的一手资料。
  4、案例研究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村庄,对其在中国式现代化视阈下的新农村建设实践进行深入剖析,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现状
  在调研时,我们深入田间地头,实地考察了社区的农业生产情况。通过观察和学习,我们了解了当地主要的农作物种植品种、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同时,我们还与当地农民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了解了他们的生产经验和面临的困难。
  1、经济发展:部分农村地区产业结构逐渐优化,特色农业、乡村旅游等产业蓬勃发展,农民收入有所提升。但整体产业仍存在规模小、技术含量低、市场竞争力弱等问题,部分偏远农村经济发展滞后。
  2、基础设施: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公路通村率提高,水电供应稳定性增强。然而,部分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仍不完善,如一些村庄道路狭窄,缺乏公共文化活动场所。
  3、公共服务: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逐步提升,农村义务教育普及率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广泛。但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匮乏,教师、医生流失严重,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4、生态环境: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取得一定成效,垃圾集中处理、污水治理设施逐步完善。但仍存在环境污染问题,如农业面源污染、工业污染向农村转移等。
  5、乡村治理:村民自治制度不断完善,村务公开透明。但部分农村存在治理人才短缺、村民参与度不高的现象。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产业发展问题:产业发展水平较低,缺乏龙头企业带动,资金投入不足,技术人才短缺,市场信息不对称,导致产业发展受限。
  2、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建设资金有限,主要依赖政府财政投入,社会资本参与度低;部分地区地理条件复杂,建设难度大。
  3、公共服务质量不高:农村经济条件差,难以吸引和留住优秀教师、医生;教育、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城乡差距大。
  4、生态环境压力大:农民环保意识淡薄,农业生产中过度使用化肥农药;环保监管力度不足,部分企业违规排放污染物。
  5、乡村治理效能低: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流,治理人才匮乏;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渠道有限,积极性不高。
  三、结论与建议
  1)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活动,我们收获了丰富的知识和宝贵的经验。首先,我们深入了解了农村社会和农业生产现状,增强了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其次,我们了解了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情况,为未来的规划和建设提供了参考。最后,我们深刻认识到了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为社区的文化繁荣和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优势和问题不足。
  在经济发展中,部分农村地区产业结构逐渐优化,特色农业、乡村旅游等产业蓬勃发展,农民收入有所提升。但整体产业仍存在规模小、技术含量低、市场竞争力弱等问题,部分偏远农村经济发展滞后。
  在基础设施方面,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公路通村率提高,水电供应稳定性增强。然而,部分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仍不完善,如一些村庄道路狭窄,缺乏公共文化活动场所。
  在公共服务中,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逐步提升,农村义务教育普及率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广泛。但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匮乏,教师、医生流失严重,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同时在生态环境中,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取得一定成效,垃圾集中处理、污水治理设施逐步完善。但仍存在环境污染问题,如农业面源污染、工业污染向农村转移等。
  (2)建议
  针对社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通、水利、电力等公共服务设施;二是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三是加强文化教育,推广传统文化,创新文化产业,促进社区的文化繁荣和发展;四是加强与外界的联系和合作,引进资金和技术,推动社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四、总结
  展望未来,我们相信在农村社区居民委员会的领导下,在社区居民的共同努力下,塔山村的农村社区一定能够取得更加显著的成就。我们将继续关注社区的发展动态,为社区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我们也希望有更多的大学生能够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来,深入了解农村社会和农业生产现状,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余思明,王守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J].中国社会科学网,2023.
  3]现代化视野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的开题报告[EB/OL].(2023-12-30)
作者:赵韩霏 段溪月 闫林娜 国芯语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中国式现代化视阈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实践报告
  • 赓续红色足迹,赋能文化传承——江苏师范大学学子赴山东枣庄开展红色旅游主题社会实践
  • 山东大学(威海)艺术学院吉呈轩非遗文创设计团队进行成果展示
  • 广西师范大学学生开展旅游促进“三交”驱动广西高校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调研活动
  • 山东省临沭县:非遗柳编助力乡村振兴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