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红色血脉 砥砺奋进力量
“赓续红色血脉 砥砺奋进力量”实践调研与访谈报告
摘要: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实践教学中,社会调查具有重要意义。为通过实践基础,加深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解和认识,我于2025年1月15日,自行参观了如东县烈士陵园、中共如东第一支部纪念馆,深扎基层,在家乡南通展开了红色调研活动,并于16日邀请到革命烈士家属进行采访,旨在深入红色历史,传承红色精神。
一、实践目的
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充分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实践基础上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加深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运用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让学生铭记光荣历史、弘扬红色精神和传承革命精神,进一步赓续红色血脉,砥砺奋进力量!
用参观红色革命纪念馆或是革命旧址等场所的实践活动,采访革命烈士或起家属,从而深入了解革命先辈的奋斗历史、英勇事迹。只有通过亲身体验,才可以更加真实地感受到红色革命的历史厚重感,加深对革命历史的认识和理解。
二、实践内容
由于我对红色文化和革命历史的兴趣,更希望通过亲身参与和实地考察,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和革命先辈们的奋斗历程,传承和弘扬红色基因。
在家乡南通,我选择了如东烈士陵园、中共如东第一支部纪念馆作为我的红色实践地点。
1.准备活动
在参观拜访前,我提前查阅了相关的材料,对如东县革命事件做出了解。2025年1月15日下午,我来到如东烈士陵园。
在参观拜访时,我也会脑海中联系到一些相关的历史事件。
2.参观过程
走进如东县烈士陵园,抬眸便可见的是巍峨挺拔的革命烈士纪念塔。塔基由麻石铺设,参观者可从四面拾级而上。塔身整个呈"回字形"方柱体状,塔的正面和右侧方分别题词"革命烈士永垂不朽""革命烈士精神永存"。且该题词是专为该塔亲书。而纪念塔的北面是中共如东县委员会、如东县人民委员会撰写的纪念碑文。
我怀着激动的心情瞻仰着纪念碑,上面刻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几个深刻的大字,磅礴大气瞬然可感,也激发出了我矢志不渝为党,为国奉献的革命精神。
踏着塔后宽阔的水泥大道,迎面的是如东革命纪念馆,这里记载着革命烈士的光辉历史,珍藏、陈列着英烈浴血奋战的照片及事迹介绍。
顺着时间线,我来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共如东县委、县政府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带领全县人民,积极投身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事业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为捍卫和平、保卫祖国领土完整,为建设祖国、建设家乡而献身的英雄儿女。他们是共和国新一代的英烈,他们的英雄事迹将永远激励我们开拓进取、勇于担当,以新的辉煌业绩来告慰英灵。
而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刘长林(1964-1985)和徐寿如(1963-1985)两位英烈。刘长林,如东农场人。徐寿如,环渔乡人。1983年1月,同时参军入伍,同在一个连队。1984年7月同守祖国南大门。1985年1月15日,在"李海欣高地"战斗中,负伤的徐寿如为掩护战友撤向坑道,头部被敌人火箭弹击中牺牲。刘长林为掩护猫耳洞里负伤的战友,用自己的身躯堵住洞口,中弹牺牲,被战友称为"黄继光式"的战斗英雄。部队党委追认2人为中共党员,并授予一等战功。
展馆布置历史厚重感强,表现手法新,体现了既尊重历史史实,又反映现代科技的理念。整个展馆资料搜集齐全、陈展内容丰富。其中更有一些展示采用雕像和投影统一的手法,生动呈现出历史画面。是一个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和红色基地。
当我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展板前,不禁感慨万分。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强逐深海蓝图梦,每一幅标题、每一幅美好的民生照片都是最大的成功写照。在2021年,全县工业应税销售收入达到1750亿元,工业应税销售收入10亿级企业22家,50亿级企业四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830家,总产值达到1640亿元,"十三五"期间,新增应税销售收入 5000万元以上服务业企业30家,可见我县实体经济发展态势强劲;"十三五"期间,如东地区生产总值每年跨越一个百亿台阶,2019年跻身千亿俱乐部(GDP)名录,2021年达到128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68.5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420亿元,全县县城经济基本竞争力连续20年跻身全国百强县(市)行列,2022年排名跃升至31位,可见我县近几年经济总量大幅攀升。
回首过去,中国得以此发展,是先辈历经千苦而来的,更是因为有党中央的带领。
走出如东烈士陵园,向后,走过草坪,我们来到了烈士墓。
红色花岗岩建成的墓穴下,静卧着46位著名烈士。他们是如东5000多名烈士的代表,其中有南通地区第一名共产党员、江海大地上第一位红色播火者吴亚鲁,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县委书记吴亚苏,有"人民英雄"白桐本,有如东第一支革命武装领袖崔德耀,有人民的好区长苏云…
走过每一处烈士墓,都感受到一股红色的暖流涌上心头,仿佛每走一处,革命精神就多汇聚一点儿。如果革命烈士们看到如今的祖国如此强大,一定会感到很欣慰吧。我在烈士墓前驻足了很久,情不自禁地一起向烈士敬了礼!
3.后期工作
后期,我认真总结了这次社会实践的活动过程,撰写实践报告和实践心得。并继续加以改进,为推动如东县革命历史和革命传统的传播尽一份力。
三、访谈
我的家乡江苏省如东县掘港镇虽小,但也是一个拥有红色历史的地方,同样也曾有着无畏的革命烈士英雄为守卫家乡而奉献出了生命。2025年1月16日我有幸联系到一位烈士(王贵之)的家属(孙女 王亚梅),并且她愿意接受我的采访,讲述出她祖辈的英勇故事!
以下是采访详情:
Q1采访员: 您好,我非常感激您能接受我的采访。首先,能否请您介绍一下您家庭背景以及您亲人的生平?
家属(王亚梅):好的,我的亲人王贵之,出生于一个普通家庭,他是一名淳朴的劳动人民。
Q2采访员: 我了解到您亲人是在一次后勤工作中英勇牺牲的,能否详细描述一下当时的情况?
家属(王亚梅):好的,当时新四军驻扎在如东县掘港镇的一座土山上,革命党反动派得到消息后,联结兵力对土山进行了围攻。新四军战士被围在了土山上,粮草短缺。王贵之同志面对危险他没有退缩,而是毅然决然地冲锋在前,为新四军战士运送粮草。然而,不幸的事情发生了,他英勇牺牲,为国家献出了生命。
Q3采访员:听到这样的消息,对您来说一定是非常沉重的打击。您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家属(王亚梅):当时我还小,我感到十分悲痛和无助。但乡里人都讲我的爷爷是一个优秀的人,他的离去对我们全家来说都是巨大的损失。但是,我逐渐知道了他是为了国家和人民奉献了自己的生命,我们全家都为他感到骄傲和自豪。
Q4采访员:您对王贵之烈士的遗志有什么看法?
家属(王亚梅):爷爷王贵之生前一直秉持着为人民服务的信念,他希望自己的生命能够为社会做出贡献。我们全家也会继承他的遗志,为了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幸福而努力奋斗。
Q5采访员:您觉得社会对烈士家属的关注和支持是否足够?如果不够,您希望社会能提供哪些具体的帮助和支持?
家属(王亚梅):我非常感谢社会各界对我们的关心和支持。在当时,这些爱心让我们倍感温暖,陪伴我们度过了困难时刻。
Q6采访员:最后,请问您对未来的展望和对后代的期望是什么?
家属(王亚梅):对于未来,我希望能够继续发扬爷爷王贵之的精神,为社会和国家作出更多的贡献。同时,我也希望后代能够铭记先烈们的牺牲和奉献,传承红色基因,为建设更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在教育子女方面,我会经常向我的孩子讲述爷爷王贵之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让他们了解他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与奉献。我会教育孩子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让她知道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奋斗,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时,我也注重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让她明白为社会和他人做出贡献的重要性。
此外,我还努力为孩子树立良好的家风,传承我们家族的优秀传统和文化。我坚信,只有在这样的家庭教育和家风熏陶下,孩子才能真正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优秀人才。
总之,传承烈士的精神和价值观是我在家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这种方式,我希望让孩子在缅怀烈士的同时,继承和发扬先烈们的崇高品质和精神风貌,为建设更加美好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采访员:非常感谢您能接受我今天的采访!
四、对社会实践、访谈的总结和感想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弘扬红色文化,传承革命精神。参观红色基地能直接感受到英雄们的光辉,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必定将会走向衰亡。为了越来越多的红色文化和革命精神进入人们的视野,我对如东烈士陵园,中共如东第一支部纪念馆进行了参观调研,为弘扬英雄们的优秀精神,发扬英烈革命先驱的伟大精神,就要学习和弘扬他们为振兴中华而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早日梦圆而奋斗的毅力。
对比现如今大学生生活现状,不免与英烈革命精神的内核内容有共同之处。并且当前国际形势依旧严峻,此时我们大学生更应该弘扬红色文化,传承革命精神。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5G、虚拟现实、AI 等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广泛运用,我们能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红色革命的故事,了解更全面的信息,从而从更多维度了解展品背后的故事,从而推动红色革命精神的发扬和继承。
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在本次社会实践中,我重走红色足迹,追溯红色记忆,回顾了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艰苦奋斗的革命历程,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继承革命传统。由于我在参观拜访前,提前查阅了相关的材料。能够在参观中能更好地参与进来,表现得积极。我对馆中的红色文物很是感兴趣,自我感觉在这次参观拜访中收获非常大。
同时有幸采访到烈士家属,听他们讲述那个年代的红色故事,内心感触之深!
新时代的青年学生应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永远跟党走,并深刻理解红色文化,坚定理想信念,矢志奋斗拼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
通过实践,我感悟到了革命精神的真谛,坚定了对红色精神的追求和传承红色基因的决心。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我要在伟大的革命精神激励下践行初心使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作者:陈高洋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在社区里捡垃圾的一天
- 中德公园城社区于2月14日组织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志愿活动,20余名志愿者通过清理公共区域垃圾、宣传环保知识,累计处理垃圾10余袋,有效
- 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