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以青春探寻方言语韵,用青春守护方言文化

发布时间:2025-02-14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广西师范大学边疆行知社会实践队的队员们,怀揣着对语言文化的热爱与责任,踏上了一段意义非凡的旅程。1月17日至18日,社会实践队员们深入广西凭祥镇,对少数民族边疆地区的方言保护和普通话推广情况开展调研活动。
  
  凭祥镇,这座与越南接壤的边境小镇,宛如一颗镶嵌在祖国南疆的明珠。这里的部分村落,如同一幅多彩的语言画卷,壮话、白话就似那缤纷的颜料。当社会实践队员们踏入村庄,迎接他们的主要是老人们和蔼的笑容和孩子们好奇的目光,而青壮年的身影不占多数。原来,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村里的年轻人大多在其他城市工作。
  
  图为社会实践队员在和凭祥镇居民了解当地的生活情况。陈思思 供图
  
  在与村民的交流中,社会实践队员们打开了一扇了解当地语言文化的窗口。提到普通话,村民们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纷纷表示“普通话用处大,孩子们得多学”。普通话,这一全国通用的语言,为村民们打开了与外界沟通的大门。同时,由于凭祥镇独特的地理位置,村民们对越南语和英语也有着较高的认同度,越南语助力外贸,英语连接世界。而壮话和白话,这些承载着当地悠久历史和文化记忆的方言,却在时代的浪潮中逐渐变得不那么“熟悉”了。年轻一代因外出工作,远离了熟悉的方言环境,曾经熟悉熟练的乡音,如今在使用时也变得生疏起来。
  
  图为社会实践队员在和凭祥镇居民了解当地的生活情况。陈思思 供图
  
  社会实践队员们还了解到,当地政府为提升村民的语言素养,大力推广普通话。学校里,孩子们用普通话朗朗读书;村子里,普通话的培训活动如火如荼。然而,这也带来了一些变化,孩子们说方言的机会越来越少,曾经熟悉的乡音在他们口中渐渐淡去。
  
  经过深入的走访和分析,实践队员们总结出了方言使用变少、普通话使用增多的背后因素:教育的普及让普通话成为孩子们学习的主要语言;青壮年的外出务工,改变了家庭和村落的语言生态;现代媒体的广泛传播,增强了普通话的影响力。
  
  图为社会实践队员在和凭祥镇居民了解当地的生活情况。陈思思 供图
  
  这次寒假社会实践,让社会实践队员们深刻认识到,语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诸多复杂的因素。如何在推广普通话的同时,保留住方言的独特韵味,提高青少年对方言的兴趣,成为了摆在他们面前的难题。
  
  但社会实践队员们并未停滞不前,他们坚定地表示,此次凭祥调研之行,让他们更加明确了肩负的责任。未来,他们将继续探索,用青春的力量,为方言保护和普通话推广贡献智慧,让普通话与方言在这片土地上和谐共生,共同绽放出绚丽的文化光彩。
作者:吴慧琪 来源:广西师范大学边疆行知社会实践队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以青春探寻方言语韵,用青春守护方言文化
  • 新年有余温,返乡学子志愿行
  • 新年有余温,返乡学子志愿行
  • 二月八日,塔里木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水产养殖学2024级1班学生王萌博在寒假期间回到家乡河南省郑州市中共新郑市新村镇代湾村支部委
  • 02-14
  • 佛大筑梦归新兴,情暖云浮志愿行
  • 身在黄海疆,心向党中央
  • 身在黄海疆,心向党中央
  • 在寒假期间,东北林业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的刘伟铭前往青岛市城市规划展览馆,深入了解青岛市城市建设与规划历程,随后沿海岸线行走三十
  • 02-14
  • 回望历史启新程 红色血脉永传承
  • 家乡人口出行方式调查报告
  • 家乡人口出行方式调查报告
  •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家乡人口的出行方式、频率和目的发生了显著变化。为了更好地了解家乡居民的出行习惯及
  • 02-14
  • 青春“心”力量  热血暖乡童——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走进乡村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