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济南医养结合调研:现状洞察与发展展望

发布时间:2025-02-13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在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加剧的当下,医养结合成为应对养老难题的关键路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推进医养结合,这一战略决策被纳入《“健康中国 2030” 规划纲要》等一系列国家重要规划,成为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的核心部分。山东中医药大学康养无忧调研队积极响应号召,深入济南多个社区开展实地调研,全方位剖析医养结合发展现状,挖掘问题并探寻解决方案。
在解放路街道十亩园社区,“嵌入式医养服务” 模式已具雏形。社区构建 “日间照料中心 + 社区医院” 联动机制,提供基础医疗、生活支持、精神慰藉等多元服务,72% 的老年人常态化使用健康监测服务,89% 的独居老人受益于智能呼叫系统。然而,医疗资源配置失衡,中医理疗等预防性服务占比达 65%,但慢性病管理、术后康复等专业医疗服务仅占 28%,难以满足高龄老人复杂的健康需求。
与之相距 1.2 公里的青龙街社区,呈现出 “基础保障型” 服务特征。社区人均养老经费仅为十亩园社区的 62%,服务集中在餐饮供给(覆盖率 91%)、卫生保洁(85%)等基础层面。文化娱乐设施使用率不足 30%,医疗保健服务知晓率仅 41.7%,73% 的受访老人存在 “医养分离” 认知误区,“重生活照料、轻健康管理” 问题突出。
泰康之家・儒园作为市场化运营的高端医养结合机构,展示了 “全链式康养” 模式。创新打造 “保险 + 医养” 服务闭环,配备二级康复医院、认知症照护专区,构建 61 项健康指标动态监测体系,“文养结合” 特色显著,开设 24 类文化课程,会员年均参与文化活动达 128 次。但单床位月均费用是济南市企业退休人员月均养老金的 2.3 倍,服务可及性受限,难以覆盖普通老年群体。
综合调研发现,济南市医养结合发展存在诸多核心矛盾。资源配置呈现 “马太效应”,专业医疗人才社区覆盖率不足 15%;服务供给与需求错位,失能老人专业护理需求满足率仅 38.6%;支付体系不完善,商业保险覆盖率不足 5%,支付渠道单一,社区医养机构中医护人员占比普遍低于 20%,远低于国家标准要求的 35%。
基于此,调研队提出 “三维赋能” 发展策略。制度赋能方面,建立 “医疗 - 养老” 资源统筹配置机制,推动二级以上医院与社区建立 “1 + N” 医联体,探索 “时间银行” 互助养老模式;科技赋能上,构建智慧医养云平台,集成电子健康档案、远程诊疗、智能预警等功能,试点穿戴设备健康监测系统;人才赋能层面,完善 “中医药 + 养老” 人才培养体系,在职业院校开设老年康复护理专业方向,设立医养结合人才专项补贴制度。
济南医养结合服务体系建设需秉持 “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精准供给” 原则。建立 “基本服务政府保底、个性需求市场供给” 分层服务体系,加快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扩面,突破支付瓶颈。医养结合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必由之路,需政府、社区、专业机构和社会各界协同合作,持续创新。未来,康养无忧调研队也将持续关注,为推动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
作者:多彩大学生网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多元共融,一体同心”——民族团结实践
  • 葫芦里的非遗密码,打开传统技艺宝盒
  • 临涣文化——文昌宫的历史文化与精神传承
  • 甲骨墨韵启新岁,书法雅风焕华年
  • 温暖行动 情系济南养老院
  • 温暖行动 情系济南养老院
  • 为了培养敬老爱老的品德,关注老年人生活质量,2025年1月15日-2025年1月21日,“521”实践团成员们怀揣着关爱之心
  • 02-13
  • “小龙虾大梦想队”赴盱眙开展产业实践 助力龙虾品牌创新与乡村振兴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