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安徽学子返家乡:传承扎染古韵,续写时尚新章

发布时间:2025-02-10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通讯员 陈一凡)扎染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东晋时期,彼时便有相关扎染实物出土。它历经各朝代发展,工艺日益成熟。扎染以独特的防染技法,在织物上呈现多变图案。它不仅是艺术创作,还反映着不同地域文化,承载着先辈智慧,传承着民族美学。2025年1月26日,安徽工业大学文化传承团通讯员陈一凡返回家乡安徽涡阳,了解并学习扎染文化。
  
  安徽涡阳,这座古老而充满魅力的城市,拥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宛如一部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书写着岁月的传奇。
  涡阳历史悠久,是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的诞生地,这无疑为其文化底蕴奠定了坚实的根基。老子文化源远流长,影响深远,其哲学思想“道可道,非常道”“无为而治”等,不仅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据重要地位,更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广泛影响。每年,都有众多来自国内外的学者和游客,怀着崇敬之心,来到涡阳老子故里,探寻道家文化的精髓,感受千年智慧的魅力。
  在涡阳,古老的历史遗迹星罗棋布。博物馆,这座为追朔历史遗迹儿建立的场馆,气势恢宏,庄严肃穆。它承载着涡阳人民对历史的敬畏与缅怀,建筑风格融合了传统与道家文化元素,是涡阳历史文化的重要象征。漫步其中,仿佛能穿越时空,与历史对话。有关扎染文化的宣传在这个充满文化底蕴的会馆悄然展开…
  
  图为扎染作品。陈一凡 供图
  扎染,作为一门古老而独特的染色工艺,承载着千年的历史记忆与文化内涵,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熠熠生辉。它以独特的魅力,跨越时空界限,延续至今。
  扎染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4世纪。在东晋时期,扎染工艺已初步形成,当时的绞缬织物在民间悄然兴起。到了唐朝,扎染迎来了它的鼎盛时期,不仅在中原地区广泛流行,还传播到了日本等周边国家。那时,扎染被视为时尚与身份的象征,出现在宫廷贵族的服饰上,其图案设计精巧繁复,色彩搭配和谐美妙。随着时间的推移,扎染在民间不断传承发展,成为了各族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同地区的扎染风格也逐渐形成,各具特色。
  
  图为扎染作品。陈一凡 供图
  
  扎染不仅是一种染色技术,更是一种艺术表达和文化传承的载体。从历史文化价值来看,扎染是研究古代纺织技术、民俗文化演变的活化石。每一种扎染图案背后,都蕴含着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寓意,比如一些少数民族的扎染图案,记录着他们的迁徙、信仰和生活场景,是民族文化的生动体现。
  
  图为扎染作品。陈一凡 供图
  
  在艺术审美价值方面,扎染以其独特的晕染效果和丰富多变的图案而闻名。扎结的方式决定了染料的渗透程度,从而形成了自然而独特的花纹,每一件扎染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艺术珍品。这种不确定性带来的惊喜,正是扎染的魅力所在,它满足了人们对美的追求,也激发了艺术家们的创作灵感。
  扎染的社会价值也不容忽视。它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通过扎染技艺的传承,老一辈的智慧得以延续,年轻一代也能从中汲取文化养分,增强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此外,扎染还促进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成为文化传播的一张亮丽名片。
  
  图为讲解扎染意义。陈一凡 供图
  
  涡阳的文化底蕴是其历史发展的见证,也是其未来发展的宝贵财富。在这座珍贵的历史遗迹绽放着充满活力的扎染文化,彰显着这座城市独特的魅力。如今,涡阳正积极传承和弘扬这些优秀传统文化相信在新时代的发展浪潮中,扎染文化将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为涡阳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作者:陈一凡 来源:陈一凡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安徽学子返家乡:传承扎染古韵,续写时尚新章
  • 电气学子反家乡:“情满旅途,暖冬行动”太白服务区志愿活动
  •  “智惠万家·乡村振兴未来行”实践团出征仪式及第一次实践活动顺利举行
  • 新年浓情,情留社区
  • 爱满敬老院 情暖老人心
  • 爱满敬老院 情暖老人心
  •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老爱老不只是一句口号,为了给老人带来温暖“爱之翼”实践团成员
  • 02-10
  •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桑榆不落单队”在无锡乡村与南京养老院传递非遗绒花之美走进无锡市桂芳村与南
  • 携手爱老 共筑关怀桥梁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