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非遗传承新引擎,文化经济双腾飞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非遗传承新引擎,文化经济双腾飞
在2025年2月3日,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脉相承,古韵新生”实践队走进了潍坊风筝博物馆,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社会实践活动,旨在深入了解潍坊风筝博物馆对于传承非遗文化、推动风筝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的重要作用。近年来,潍坊风筝博物馆积极探索创新,通过一系列举措,让古老的风筝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脉相承,古韵新生”实践队成员仔细聆听潍坊风筝博物馆讲解员的介绍:潍坊风筝有着悠久的历史,可追溯到春秋时期。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演变,潍坊风筝以其独特的造型、精美的绘画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成为中国风筝的杰出代表,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潍坊风筝博物馆作为收藏、研究、展示风筝文化的专业机构,馆内珍藏着来自世界各地的风筝精品,从传统的龙头蜈蚣风筝到现代创意风筝,种类繁多,造型各异,每一件风筝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潍坊风筝文化发展的生动见证。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脉相承,古韵新生”实践队成员了解到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风筝文化,潍坊风筝博物馆积极创新传承方式,将风筝文化融入到教育、旅游等多个领域。博物馆与当地学校开展合作,推出“风筝文化进校园”活动。通过举办风筝知识讲座、风筝制作体验课等形式,将风筝文化纳入学校素质教育体系,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不仅感受到了风筝文化的魅力,还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潍坊风筝博物馆充分发挥自身的文化资源优势,打造特色旅游线路。将博物馆与潍坊的其他旅游景点相结合,推出“风筝文化之旅”,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体验。
潍坊风筝博物馆的讲解员还对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脉相承,古韵新生”实践队成员讲到博物馆在传承非遗文化的同时,积极推动风筝文化与经济发展的融合,助力风筝产业的壮大。一方面,博物馆通过举办风筝文化展览、研讨会等活动,为风筝产业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吸引了众多风筝制作企业、经销商和爱好者参与,促进了风筝制作技术的交流与创新,推动了风筝产业的发展。许多风筝制作企业借助博物馆的平台,展示自己的产品,拓展市场渠道,实现了经济效益的提升。另一方面,博物馆积极挖掘风筝文化的商业价值,开发各类风筝文化创意产品。与文创企业合作,推出了风筝主题的文具、饰品、玩具、服饰等一系列文创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这些文创产品不仅传承了风筝文化的精髓,还将其融入到现代生活中,满足了人们对文化产品的多样化需求。同时,风筝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也为博物馆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实现了文化与经济的良性互动。“文脉相承,古韵新生”实践队成员采访了一位购买文创产品的游客:“我很喜欢这些风筝文创产品,它们既好看又有文化内涵,买回去作为纪念品或者送给朋友都很有意义。”
此外,潍坊风筝博物馆还积极推动风筝文化与互联网、科技等新兴产业的融合发展。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线上风筝展览、销售等活动,拓宽了风筝文化的传播渠道和市场空间。同时,与科技企业合作,探索将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应用于风筝文化展示和体验中,为游客带来更加新颖、丰富的文化体验。
在潍坊风筝博物馆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脉相承,古韵新生”实践队的成员们得以近距离感受潍坊风筝的非凡魅力,在心底点燃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火,强化了传承的责任与担当。我们坚信,凭借社会各界的携手努力,潍坊风筝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必将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让古老的风筝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为地方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脉相承,古韵新生”实践队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脉相承,古韵新生”实践队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我为长大代言,青春“渭”梦启航
- 李永奇积极响应招生办号召,组队返回母校商丘市第一高级中学开展宣讲活动,团队成员紧密合作,准备了丰富的宣讲材料,并通过母校官方渠
- 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