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 品味武冈米粉,筑牢文化自信根基

发布时间:2025-01-23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 品味武冈米粉,筑牢文化自信根基

 
       队伍名称:“生阳隧火”实践队
       队长:朱春俣
       指导老师:刘捷妤
       队员:朱春俣、王淑涵、崔玉磊、王娱洵、时艺雯、马泉、赵羚竹、金瑶、王静伟、李怡然、卢禹辰、王依萍、马歆喆
 
       在寒假期间,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生阳燧火”实践队深入武冈市西直街道和南门口,探寻当地特色美食 —— 武冈米粉背后的文化底蕴,以美食为切入点,助力增强民众的文化自信。武冈,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不仅有着深厚的人文历史,更有独具风味的美食文化,而武冈米粉便是其中的璀璨明珠。西直街道和南门口作为武冈米粉的集聚地,承载着这一美食的传承与发展。
       走进西直街道,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米香和香料的独特气息。一家家米粉店鳞次栉比,店内坐满了前来品尝米粉的食客。实践队成员们首先来到一家老字号米粉店。店内,师傅们熟练地操作着,将早已泡发好的米粉抓一把放入漏勺,在滚烫的热水中上下涮动几下,瞬间,米粉变得软糯而富有弹性。这看似简单的动作,实则蕴含着师傅们多年的经验,每一次涮煮的时间、力度都恰到好处。

       在南门口,实践队发现这里的米粉店同样热闹非凡。与西直街道不同的是,南门口的米粉店更具市井气息。老人们坐在门口,一边品尝着米粉,一边闲聊着家长里短,孩子们则在一旁嬉笑玩耍。在这里,米粉不仅仅是一种美食,更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是邻里之间交流情感的纽带。

       实践队成员与当地居民深入交流后了解到,武冈米粉在当地人心目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它见证了武冈的历史变迁,承载着几代人的记忆。过去,人们在劳作之余,来到米粉店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米粉,一天的疲惫便会烟消云散。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武冈米粉逐渐走出武冈,走向更广阔的天地,但它在当地人心中的地位从未改变。从美食文化的角度来看,武冈米粉体现了武冈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传统工艺的坚守。它是武冈地域文化的象征,将当地的物产、民俗、技艺等元素完美融合。每一碗米粉都蕴含着武冈人民的智慧和情感,是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

       此次实践活动,让队员们深刻认识到,美食文化是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武冈西直街道和南门口的米粉,以其独特的风味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味蕾,更在传承地域文化、增强民众文化自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队员们表示,回到学校后,他们将积极宣传武冈米粉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武冈,感受武冈米粉背后的文化魅力,共同为增强文化自信贡献力量。
 
作者:马泉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 品味武冈米粉,筑牢文化自信根基
  • 安工大学子三下乡:参观马鞍山博物馆,聆听历史中的回响
  • 曲师探秘涛雒鱼灯寻古韵,团队传承非遗技艺焕新辉
  • 心系母校,相约西农
  • 心系母校,相约西农
  • 2025年1月19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赴商丘工学院附属兴华学校回访队开展“心系母校,相约西农”寒假回访母校活动
  • 01-22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