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李艳梅 黄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是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近日,华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红星永根”实践队积极响应乡村振兴号召,与中山市大涌镇团委结对共建,前往当地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深入大涌镇安堂社区进行进一步的调研。
基于华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黄威威和团委书记李萌萌的指导,实践队较为全面地了解了大涌镇乡村振兴的发展情况,并以青年人才回流乡村为重要抓手,深化对“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理解,探索党的青年工作成效以及新时代青年在乡村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安堂社区作为中山历史悠久的村落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如古祠堂、古石板街和旧居等。近年来,社区积极盘活这些古建筑资源,进行维护、修缮和更新。安堂文化馆与安堂武术馆便是活化历史资源的成功案例,社区定期在此举办书画、武艺及青年技能培训活动,既保留了古建筑的原貌,又注入了新的活力,使这些遗产在新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新的生机。
在安堂社区党员服务中心,实践队与社区党委委员林淑苑进行了深入交流。林淑苑详细介绍了社区在吸引青年人才方面的创新举措及面临的挑战,并表达了对青年返乡的殷切期望。
此外,实践队还了解到,安堂社区作为“百千万工程”的省级典型培育村,已与清华大学的郑宁教授签约成立了“郑宁·安堂乡村振兴工作室”。未来,安堂社区将实践“古村+陶艺”的发展模式,打造陶艺特色产业,带动就业,加强本地人才培育,并吸引更多返乡创业人才。
图为实践队队员与安堂社区党委委员林淑苑进行交流。 李艳梅 供图
在林淑苑的带领下,实践队实地走访了安堂社区,并重点参观了安堂村史馆。该馆由废弃粮库修缮而成,展示了安堂社区650余年的历史、风俗文化及名人乡贤故事。通过林淑苑的介绍,实践队对安堂社区的历史文化和发展历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馆内的“小馆长”项目激发了青少年参与家乡志愿服务的热情,为构建和谐社区贡献了力量。
实践队还与有计城乡发展公司的代表进行了座谈,共同探讨了乡村振兴的策略和路径。作为与安堂社区合作密切的专业顾问团队,有计城乡发展公司的代表介绍了“强村公司+专业顾问”的发展模式,分享了推动乡村产业发展、改善村民生活等方面的经验和做法,表达了对社区“强、美、治”的愿景。
在走访过程中,实践队成员特别关注了当地青年创业小店。这些小店为社区增添了新活力,并吸引了更多年轻人返乡创业。通过问卷调查,青年创业者们分享了创业经历、面临的挑战及对未来大涌就业创业环境的期许。这些一手资料有助于团队了解安堂社区青年创业就业的实际情况及党的青年工作成效。
图为青年创业者填写问卷。李艳梅 供图
为展示安堂社区作为“百千万工程”省级选树典型培育村的风采,实践队成员还拍摄了宣传视频。视频围绕安堂村史馆、香山书房、石板街等文化特色展开,展示了安堂社区优秀传统文化及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成果。
图为实践队队员拍摄宣传视频。李艳梅 供图
安堂社区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向着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奋进,其崭新面貌正是新时代新乡村的生动缩影。通过这次实践活动,实践队不仅加深了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解,还深刻认识到青年人才在实现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所发挥的关键作用。
安堂社区正朝着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迈进,其崭新面貌展现了新时代新乡村的风貌。通过这次实践活动,实践队加深了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解,并认识到青年人才在实现乡村振兴中的关键作用。未来,实践队将继续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实践,以真实客观的态度整理调研资料,为安堂社区实现乡村振兴贡献“华农”智慧。
图为实践队队员与社区党委委员林淑苑合照。李艳梅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