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王紫璇 胡世豪)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如何关爱农村老年人的认知健康,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已成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不可或缺的一环,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农村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质量直接关系到他们的福祉和乡村社会的和谐稳定。为了提升老年人的认知水平,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动力,7月25日,皖南医学院护理学院“三下乡”“同心振乡”志愿服务队为宿州市埇桥区100位老人提供一对一的访谈和认知测试,队员们借助制定好的老年人认知调查问卷,帮助老年人客观了解自己的认知状况,同时,队员们还围绕认知障碍、老年痴呆等老年人常见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并进行现场演示了简单的认知训练方法和日常保健技巧,帮助他们及时发现自己的认知健康问题。
图一:实践队员向大家讲述实地调研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成员 胡世豪 摄)
本次活动采取就地开展的原则进行开展,在安徽省宿州市、芜湖市、阜阳市、合肥市等8个城市开展了长达7天的调查活动,实践队员们通过与老年人进行一对一访谈,记录调查结果并填写问卷,最后对数据进行分析。调查对象主要是安徽省的乡村老年人,通过对他们的调查来评估他们的认知水平,并提供认知训练帮助老年人提升认知水平。实践队员希望通过此次活动帮助老年人客观了解自己的认知状况,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动力。
活动中,实践队员们向当地的老年人宣讲有关阿尔兹海默症的知识,包括基本概念、发病机制及流行病学特点,详细介绍了阿尔兹海默症的早期症状,如记忆力衰退、语言障碍、行为改变等。宣讲现场氛围良好,实践队员也对老年人提出的疑惑进行了耐心地讲解。7月26日-7月27日,实践队员们开始在各地进行入户调查,通过和老年人进行面对面访谈,咨询老年人一系列有关认知健康的问题,并做好记录及时填写问卷。
图二:实践员给老年人分发问卷并填写问卷的场景。(成员 周晴 摄)
图三:实践员为老年人介绍影响老年人认知状况的常见问题。(成员 曹雨凡 摄)
为了进一步了解老年人的认知状况,我们依托街道、社区、乡镇、村(居)委会等基层组织,通过讲座、海报、宣传册、视频等多种形式,向老年人及其家庭普及认知障碍的危害、脑健康知识以及早期筛查的重要性。实践队员使用专业的筛查量表(如AD8早期认知症筛查量表、MMSE简易认知状态评价量表等)进行操作,确保筛查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根据筛查评估结果,给予老年人相应的健康指导及就医建议。对存在认知下降或轻度认知障碍风险的老年人,有针对性地进行脑健康和认知康复训练指导;对疑似认知障碍的老年人,建议其到上级医疗机构就诊。
图四:实践队员使用专业的量表进行评估老年人的认知状况(成员 姜涵 摄)
图五:实践队员对存在认知下降或轻度认知障碍风险的老年人进行脑健康和认知康复训练指导(成员 翁惠惠 摄)
结语:
经过这一系列深入而细致的老年人认知健康调查活动,我们深刻感受到了认知健康对于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性,也亲身体验到了这一群体所面临的挑战与需求。这次活动不仅是一次学术与实践的结合,更是一次心灵的触动与成长的历程。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采用了多样化的方法和工具,从记忆测试、反应速度评估到日常生活能力考察,力求全面而准确地了解老年人的认知状况。同时,我们也注重与老年人的交流与沟通,倾听他们的心声与故事,感受他们的智慧与情感。这种亲密无间的互动,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老年人的内心世界和他们的生活状态。
通过此次活动,我们获得了宝贵的数据和资料,为后续的研究和干预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更重要的是,我们发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和改进的空间。例如,部分老年人在认知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需要得到及时的关注与帮助;同时,社会对于老年人认知健康的认知程度仍有待提高,需要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将继续关注老年人认知健康领域的发展动态,积极参与相关的研究与实践活动。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认知健康服务与支持,让他们的晚年生活更加充实、幸福和有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