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计量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心怀“八八战略”的宏伟愿景,脚踏缙云双溪口乡的坚实土地,以实际行动践行“共同富裕”的崇高使命。他们深入基层,将专业知识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以精准计量技术为桥梁,连接起农村发展的现实需求与科技进步的无限可能。
7月17日,一支由12名怀揣崇高理想的大学生汇聚而成的缙云调研团,踏上了这段满载意义的征途。他们深入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的秘境之中,探访了隐匿于翠绿山川与潺潺溪流怀抱之中的双溪口乡姓潘村与南源村,开启了一场为期七天社会实践之旅。缙云调研小队的每一位成员,皆以满腔的热情和不可动摇的信念,全身心地投入到“千万工程”这一宏伟蓝图的实践中。他们不畏艰辛,以汗水为墨,以行动为笔,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辛勤耕耘,旨在为乡村的全面振兴贡献青春力量,共同绘制出一幅乡村振兴的辉煌篇章。
【姓潘村:米仁飘香,博士摇篮】
缙云调研小队一踏入历史悠久的姓潘村,即与村书记共聚一堂,举行了一场别座谈会。会上,村书记以饱满的热情向调研小队细细描绘了这方水土的独特韵味。姓潘村,一座承载着八百余年沧桑的古村落,以其根深蒂固的崇文重教、耕读传家之风,傲然屹立于世,被誉为“博士村”,村中俊彦辈出,高层次人才星光熠熠,彰显了文化的深邃与教育的力量。村书记进一步介绍,这里不仅人文荟萃,自然风光亦是令人心旷神怡。溪水轻吟,穿村而过,宛如一条银色的绸带,为古村平添了几分灵动与生机。春日里,杏花如烟似霞,满树繁花,将整个村庄装扮得分外妖娆,一年一度的“杏花节”更是吸引了八方来客,共赏这春日盛景。谈及经济命脉,村书记自豪地提到,米仁产业是姓潘村的一张亮丽名片。依托得天独厚的富硒土壤与世代传承的栽培技艺,这里的米仁品质卓越,营养丰富,深受市场喜爱,不仅为村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更成为了传承与发扬地方文化的重要载体。
随后,村书记带领缙云调研小队深入博士山文化腹地。山间古木参天,鸟鸣声声,仿佛诉说着千年的故事。博士山因古时文人辈出而得名,村中亭台楼阁间,石碑斑驳,记录着先贤的智慧与荣耀。调研团漫步于古朴村落,青石板路、马头墙、木雕窗棂,尽显古韵。村书记表示,将深挖博士山文化,结合乡村旅游,打造特色品牌,带动村民共富,让这片文化沃土焕发新生机。
紧接着,村书记带领成员们前往农产品分拣中心。在路途中,成员们走进田间地头,与村民交流,详细了解米仁的种植现状与村民的实际需求。基于对国内外先进农业机械化与智能化技术的深入研究,成员们为姓潘村的农业发展提出了全面而具体的建议。他们建议引进智能化农机设备,提升种植效率;建立智能灌溉系统,确保作物生长条件;并构建农产品追溯体系,增强消费者信任。同时,成员们还强调了加强技术培训、吸引农业人才的重要性,以及发展米仁深加工产业,提升产品附加值,拓宽村民增收渠道。这些宝贵的建议和思路为推动姓潘村振兴、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智慧与力量。

【南源村:山水灵秀,菇香南源】
之后缙云调研小队来到了南源村,这是一个自然风光秀丽、文化底蕴深厚的村落。该村地形以丘陵低山为主,地势东北高西南低,海拔适中,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近年来,南源村依托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其中秀珍菇基地尤为引人注目。南源村的秀珍菇基地,是该村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成果之一。基地内,现代化的菇房、配套冷库、产品保鲜配送中心等设施一应俱全,宛如一个高效的农业工厂。这里出产的秀珍菇品质优良,产量稳定,不仅满足了当地市场的需求,还远销省内外,为村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通过科技创新和科学管理,南源村的秀珍菇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一张亮丽名片。
此外,更令人动容的是,这里成为了当地妇女和中老年人实现自我价值、增加家庭收入的重要平台。基地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优先吸纳本地劳动力,特别是为那些可能面临就业难题的妇女和中老年人提供了宝贵的就业机会。这不仅缓解了当地就业压力,更让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增收,生活更加有滋有味。南源村的秀珍菇基地,不仅是农业产业化的典范,更是乡村振兴道路上的一束温暖光芒,照亮了村民们的致富之路。

【心血润乡土,同绘共富图】
缙云调研小队心怀“共富”使命,深入双溪口乡,融合专业知识与乡村实际,助力姓潘村米仁产业与南源村秀珍菇基地转型升级。他们不仅提出智能化、科技化建议,还关注文化挖掘与人才培养,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同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为村民提供就业机会,增强乡村经济活力。心血润乡土,青春绘蓝图,调研小队以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共绘共同富裕的美好未来。
(通讯员 徐友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