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关于智能移动通信技术高速发展对中老年群体影响的调查报告

发布时间:2024-08-29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调查背景

  1.时代背景:在以高速发展的移动通信技术为主要代表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之中,21世纪的中老年人口,由于在生物层面和心理层面的双重发展减缓甚至是停止,他们的学习能力发展也随之减缓、停滞甚至是倒退。对于这一群体来说,时代发展是福祉,也更是相对于而言年轻人更大的,需要接受新事物来跟随时代潮流的更大的挑战。

  2.中国国情:

  ①老龄人口:截至2021年5月11日,中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我国60岁及以上的人口比重高达18.7%,共计2.6亿人口,2010年-2020年,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5.44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上升了4.63个百分点。与上个十年相比,上升幅度分别提高了2.51和2.72个百分点。老龄化速度加快。同时,老龄人口城乡差异显著。从全国看,乡村60岁、65岁及以上老人的比重分别为23.81%、17.72%,比城镇分别高出7.99、6.61个百分点。老龄人口的素质和人均寿命也在不断的提升。60岁及以上人口中,拥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有3669万人,比2010年增加了2085万人;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比重为13.9%,比十年前提高了4.98个百分点。十年来,我国人口预期寿命也在持续提高,2020年,80岁及以上人口有3580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2.54%,比2010年增加了1485万人,比重提高了0.98个百分点。

  ②社会因素:近些年来的疫情对人的出行又有了无法忽视的影响,在我国,疫情防治相对于依赖以安康码为首的一批通信科技产品的现状,则又昭示着人类对于以移动电子设备为首的新一代科技的依赖,在极大的提高了疫情防控的效率,对中国卫生安全做出极大贡献的同时也对这一群体或者是社会对于他们的态度和举措提出了新的适应性要求。

  同时,中国的社会各个阶层也开始认识并且努力的尝试解决关于如何帮助中老年人口积极的跟进时代潮流学习运用现代移动通信设备和使得移动通信技术的运用本身变得更加简单易学,降低入门门槛的问题。

  调查目的

  能够有利于推进中国乃至世界移动通信技术高速发展对于全体社会公民的公平受益。

  调查时间、对象

  、地点

  时间:2022.9.30-10.7

  对象:中国45-120岁的社会公民

  地点:中国安徽省

  调查方法

  线上问卷,线下走访和社会资料查询搜索。

  调查内容

  围绕着移动通信设备的普及程度、移动支付的普级和运用程度、大众传媒和自媒体的普及程度、日常出行交通方式的选择等等生活场景进行问卷调查。【问卷见附录】

  西平门社区志愿随行走访探视老人

  调查结论

  (一)、城市人口:约占比40%

  1.智能手机的使用:城市人口中,中年人口45-59岁人群中,几乎没有无法使用智能手机接打电话的情况,并且移动支付紧随其后。然而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则是以接打电话为主,并且无法使用智能手机的人群占比相对高。

  2.在出行这一方面:45-59岁人群则几乎没有不出门的情况,但同时也没有频率很高的大型往返出行活动。而60岁以上的人口的出行活动大部分局限于日常出门买菜等等短途步行活动,或者几乎不出门。

  (二)、农村人口:约占比60%

  1.智能手机的使用:农村人口中:中年人口45-59岁人群中,同样几乎没有无法使用智能手机接打电话的情况,而短视频等媒体平台紧随其后。在60岁及以上的人群中占比最高的同样是接打电话,无法使用智能手机的占比同样居高。

  2.在出行这一方面:几乎没有45-59岁几乎不出门的人,而同样的经常出市,省的情况也并不多见,然而,值得关注的是,农村老龄人口——60岁以上人群日常短途出行的占比要相对的明显高于城市人口日常出行占比。出行方式也会相对于城市人口的以私家车为主而言更加多样化。

  (三)、合并探索

  1.社会支援:就统计结果来看,以家中后辈的经历为主要参考,其中多于半数的人表达了对于家中中老年人口就关于如何使用电子设备做出过请教的回答,即帮助过中老年人口学习使用设备,而统计内容相对有效高频词为:“奶奶”、“短信”、“微信视频”、“设置”、“抖音”等等。

  2.个人想法及思考:

  当询问移动通信技术对于中老年的影响时出现的频率词条分别是:“方便”、“积极影响不多”、“不太会使用”、“抖音”等等。

  当询问如何从各个方面的角色去改善中老年群体使其更好的享受时代发展红利时出现的高频词条分别是:“培训”、“耐心教学”、“开展课程”、“积极引导”、“改变”等等。

  结论分析

  城乡趋同与差异:在移动通信设备的普及之下,45-59岁人口无法使用智能手机接打电话的现象几乎没有,说明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给大部分此群体成功的带去了基本的通信便利,

  同时得益于4G技术对于互联网

  体验极

  大的改善,也带去了更加发达自媒体传播

  比如抖音等

  短视频平台的兴起,带来了全民自媒体时代。然而,我们可以看到的是,移动支付的普及程度在城市相对来说更加发达,在农村,移动支付青睐水平要低于短视频青睐水平也侧面反映出了现金的流通使用情况,而现金的流通使用情况则是60岁以上人口出行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则表现为农村中60岁以上的人口出行率要大于城市人口60岁以上的出行率,当然各自发展水平也不可忽视:

  首先

  农村村镇小,人口密度低,各邻里之间相互认识出行欲望会相对高于城市因高楼遍地的压迫感和街坊邻居相对陌生的孤独感。

  其次出行目的大多是为了购物消费如买菜等等,然而城镇和农村的移动电话使用率相近,既反映了年龄对于学习能力的制约影响之大,也导致了现金流通使用情况更好的农村对于老龄人口的出行包容性更大。出行情况则很大程度的受到疫情防控的影响而局限于省市之内。

  2.社会各角色反应:

  ①家人:以青壮年为代表的中老年群体的家人,受到中华传统孝道文化等等因素的影响,较为积极的帮助自己家中的老年人口学习关于智能手机的知识。同时大部分的人希望对其做出积极的引导和相应的协助,照顾到了中老年群体对于新事物缺乏较高敏感力的薄弱点,同时反应了较多的社会问题,比如安康码的使用普及对于老年人没有手机的漏洞、手机画面图像不够清晰、培训课程和基础设施的不够完善等等一系列的建设性问题。体现了他们对家人长辈的关爱和对社会进步要素全体公民共同享受的渴望。

  ②社会民生:社会在青壮年群体和中老年群体本身的呼吁之下,也积极地尽自己所能的解决问题,比如小区内中老年活动中心的开办,降低中老年人口感到生活无聊出行困难的程度,现金流通使用的法律意识加强,督促商店对于特殊要求的特殊响应。

  ③移动通信、电子设备公司:在以手机为代表的一大批新兴电子设施的大力开发的同时,电子设备的功能越来越多,使用方式越来越多样化,同时伴随着更高的学习成本和要求更加严格的上手门槛。更不用说一些外国企业缺乏在本地的本土化意识,有一些功能难以简单进行利用。科技的更新速度时常会超过人脑的学习速度,更不用说发育缓慢甚至停滞的中老年人口了。同时,通信公司以营利为根本目的的现实情况,必然会带来一大批营销问题,诸如手机的出厂捆绑软件,下载日常必须软件时出现的流氓软件,无孔不入的弹窗广告,开屏广告、甚至是新兴的体感广告等等一系列关闭键及其不清晰的广告。对于视力下降的老人而言使用手机十分的不友好。

  ④政府:2021.11.19,人民日报发国家工信部发关于优化APP开屏弹窗信息、提升客服热线响应能力的通知。根据工信部的数据,主要互联网企业开屏信息“关不掉”问题基本解决,“乱跳转”误导用户问题发现率大幅下降至1%。重在从正面推动行业重点企业以更高标准提升服务能力、提高服务水平,以更严要求改善影响服务感知的关键环节,充分保障广大用户的知情权、选择权,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同时激励企业能够进行大力整改,提升电子设备的使用体验感。无疑推进改善了中老年人口对于电子设备的使用难度。同时,及时接纳并采取措施给予基层对于中老年人口在社会上遇到的问题的帮助建议的反馈。比如在安康码扫码通道旁边设置没有安康码的专用身份证登记通道,使用身份证也能进行核酸检测、老人公交卡等等。

  心得体会

  与展望

  本人有幸在2021学年度参加过一次拜访独居老人的访视活动,在我参与的四户老人中,大部分的人生活维持并不依靠电子设备,他们与社会有一定的脱节是显而易见的,家中的设施陈旧,不是因为没有钱去更换,是因为更换了新的需要很长的时间去学习,高昂的学习成本压制了他们追求同这个时代的青壮年人享有同样的便利的希望。但我也不禁在思考,对于中老年人口的做法,我们是不是只能依靠去迁就,去特殊照顾一种方式?

  答案或许,并非如此,时间对于人脑的创造力,高等生命的创造力是有影响的但私以为绝不至于一锤定音。

  在利亚·萨默维尔在Neuron期刊的第92卷,第六期的文章中,他做了对于大脑成熟定义的研究,引用:“其他专注于成年期结构性大脑测量的工作显示,从15-90岁开始,逐渐的体积变化从未“趋于平稳”,而是在整个成年阶段不断变化(瓦尔霍夫德等人,2005年).因此,根据结构指数对成熟度进行分类的一个关键挑战是,当成人参考达到稳定的设定点时,它是模棱两可的 - 这取决于解剖测量的类型以及所选的叶或大脑区域。此外,目前还不清楚是否还有一个稳定的设定点。”并且引入了多重成熟度的概念,表达了大脑对于特定事物的行为表现具有高度的记忆能力。文中提到指导青春期和成年早期心理成熟度测定的关键原则是情境因素在多大程度上塑造了个人的行为,那么是否可以将其拓展到中老年群体?考虑到一个人的心理成熟度往往并不能够单单以年龄作为判断依据。那么既然如此,是否可以对于身体四肢健康,生物基础条件想对更优的中老年人口实行一些有奖培训,开设专门的课程,老年大学的出现繁荣也绝对能够为其有所裨益。鉴于不同的情境对于行为表现得影响程度是不同的。

  我曾在上文中提及对于通信公司以盈利为目的对于中老年人使用手机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利。然而我们同样需要认识到,科技的发展同样需要时间。

  第一次工业革命持续了近一个世纪,直到19世纪中叶才被认为是完成与结束,第二次工业革命自19世纪60年代开始,到20世纪中叶才结束,也是将近一个世纪。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刚刚兴起的时候,那个时候的科技发展,也是需要经历一段漫长的时间来拓展普及的。中国的垄作法、儒家思想作为主流思想的确立,都经历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在人们的行为,思想中根深蒂固,直至今日。我们凭何说科技的进步就一定能够快上个十几倍?所以任何的技术被上到军方政府,下到老弱妇孺,都会随着科技慢慢更加的发达和人们需求的迫切程度而慢慢实现其的普世价值。

  那么,在中老年群体对于21世纪通信技术适应的进程乃至以后的任何一个时代的进步进程中,力求社会能够提供相应的学习情景,较好的学习条件,给合适的人以终身学习的资源和机会。同时适当约束资本利益在时代发展中的不利成分,加快推进科技发展的进步,使得两端互相接近,达到群体本身和社会的步调的相对统一,最终齐头并进。增进福祉发散。或许能够更加针对性的对于这一群体的社会性适应能够有更好的帮助。

  附录

  关于智能通信技术对中老年群体的影响的社会调查报告问卷部分答题数据分析

  九、参考文献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统计局网站

  优化APP开屏弹窗信息,提升客服热线响应能力——人民日报海外版

  Leah H. Somerville:Open Archive · DOI

 

作者:齐克文君 来源:齐克文君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重走嘉庚路,奋进新时代|厦门大学筑梦嘉庚行实践之旅
  • 青春助力兴文旅,携行珠粤惠万众——珠海科技学院演讲协会突击队调研纪实
  • 以青春之名,行文明之旅 —— 桂林理工大学“文旅小队“以青春之名,行文明之旅”暑期社会实践活
  • 三下乡实践,助力乡村振兴
  • 三下乡实践,助力乡村振兴
  • 青春不以山海为远,志愿只向国家未来。进入新时代,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征途上,越来越多青年大学生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
  • 08-29
  • “渡江薪火传,红脉永不息” 红色血脉传承团开展实践活动
  • 童心筑梦盛青春,乡村振兴探未来——计算机学院省级“少先队实践营”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 漫步滨江观盛景,一步一响探究竟
  • 漫步滨江观盛景,一步一响探究竟
  • 2024年7月27日,华东政法大学的“漫步滨江观胜景”小组,顶着夏日骄阳,前往杨浦滨江,开展关于“杨浦滨江公共空间宜人性建设”的社会
  • 08-29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