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不以山海为远,志愿只向国家未来。进入新时代,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征途上,越来越多青年大学生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子在这个夏日踏上了去往山西省晋中市的道路中,此次活动,我们深入基层,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在短短的一周时间里,我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首先,我们结合当地实际,前往太古区进行实地调研,本次调研小组走访五个示范村,分别为阳邑村、小白乡白燕村、范村镇闫村、范村和东卜村。参观发现这五个示范村林果廊带为串联,集中涵盖了太谷区乡村振兴的先进典型模式。小组成员通过采访东卜村“新居民”,破解了如何扩大农村基数人口的问题。与闫村的“新农人”促膝长谈,在农村人口减少的大趋势下,打造了万亩设施蔬菜园,拓宽了增收渠道,园区效应也吸引了年轻人返乡回流,此外分发调查问卷,调查农村人对千万工程实施后乡村变化的满意程度和年轻人对新农村变化的看法。白燕村引入的高技术人才,最终部分人选择嫁入当地,引进的金凤凰变成了村里的“新媳妇”。阳邑村的“新体系”,借助山西农业大学,开展院村共建,找到了科技兴村、科技兴农新路子。
图为调研小组在太谷区农业农村局合影
此次三下乡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乡村振兴的重要性。在与村民的交流中,我们感受到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一名新时代青年,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三下乡实践,让我们收获了成长,也让我们更加坚定了服务基层、助力乡村振兴的信念。今后,我们将继续关注农村发展,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为实现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编辑人:闯美琪
供稿人:张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