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乡村振兴聚民心,文明新风谱华章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博士生调研团一分队赴河北省 邯郸市开展乡村振兴主题调研

发布时间:2024-08-29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为深入探索乡村全面振兴新征程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发展最新动态,以推进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奋力书写社科学子在中国式现代化伟大进程中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调研团一分队赴河北省邯郸市开展乡村振兴主题调研,深入了解当前农村集体意识、基层治理、青年参与乡村振兴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发展现状。调研团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王维国、副院长权达带队。
  一、集体经济产业振兴,筑牢乡村发展底色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坚实基础。为大推进以集体经济夯实产业振兴基础,肥乡区辛安镇镇西南庄村依托毗邻于村庄的丛台酒厂,积极发展汽车运输、奶牛养殖等相关产业促进村庄经济发展,不断提升村民生活水平;以村集体资金入股邯郸沃土种子有限公司,将收入分红运用于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在发展特色产业兴方面,肥乡区西吕营镇田寨村充分利用本村独特优势,探索并形成了规模化、产业化的葡萄与伏梨种植模式,为村子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村民的生活水平迈上新台阶。
    
  二、基层治理党建引领,凝聚集体发展共识
  治理有效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保障。肥乡区辛安镇镇西南庄村以生态、绿色为导向,大力开展街道、小巷、坑塘等区域的清洁工作,实现进村道路和街道的全面硬化、绿化。在生态文明理念引领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实践中,村民生活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对村集体满意度显著提升。肥乡区西吕营镇田寨村也不遗余力地完善基础设施,村委会硬化了主街道和田间路,整治了小街巷,改造了路肩和花池,还增植了大量绿化树木,为村民创造了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也为村庄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精细化管理方面,肥乡区辛安镇镇西南庄村着力在完善村两委工作机制上下功夫,不断增强村两委班子服务群众、遵守纪律、担当作为能力,对发现的问题立即整改,确保乡村治理工作取得实效。近年来,田寨村村委会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了微信矩阵群,实行了精细化网格化管理,将村庄划分为多个管理区域,每个区域都由专人负责,有效提升了村庄的治理水平,也为村民提供了更加安全、有序的生活环境。
    
  三、移风易俗革除陋习,建设乡村文明风尚
  乡风文明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农村的具体体现,是和美乡村建设的有力保障。调研团参观了西南庄村鹊桥馆、婚俗文化广场、村规民约广场和移风易俗一条街,详细了解了乡村婚俗改革、村规民约修订等方面经验做法。田寨村以婚俗改革为切入点,深入开展移风易俗活动。积极倡导订婚简办,坚决抵制大操大办的不良风气,减轻了村民的经济负担,遏制了攀比现象的蔓延,展现了人文关怀的温暖光芒。在提升村民道德素养方面,西南庄村利用道德讲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阵地,积极开展普法教育、科学知识、先进文化知识等科普活动,提升村民的法律意识与科学文明素养。田寨村通过建设妇女百年奋斗史展馆,进一步丰富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通过定期组织义诊、农业技术讲座、文艺汇演等活动,逐步形成了向善向好的村风民风,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近年来,肥乡区制定“一线两区多团组”和美乡村建设总体规划,指导推动和美乡村建设,深入挖掘了乡村历史文化、传统民俗、产业基础等特色优势。未来,调研团将进一步分析探索,凝练其中可被复制和推广的经验,为肥乡区乡村发展建言献策,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取得新进展贡献社科力量。
   
  四、合筑共建研修基地,理论实践结合新篇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邯郸市肥乡区委员会、邯郸市复兴区、河南红旗渠干部学院等单位共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研修基地”,签订《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研修基地共建协议书》并进行授牌。
  研修基地的建立作为高校与地方单位共创共赢的新契机,标志着合作双方在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方面的深度融合。其不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理论研究与教育教学筑牢实践基础,还有利于共同培养更多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和扎实理论功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为地方单位乡村振兴工作的推进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智慧。
作者:盛新荷 杨欣然 宋玫儒 来源:盛新荷 杨欣然 宋玫儒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乡村振兴聚民心,文明新风谱华章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博士生调研团一分队赴河北省 邯郸市开展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