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数字化浪潮汹涌澎湃的时代,企业运营的各个领域都在经历着深刻的变革。传统的财务模式在效率、准确性和决策支持方面逐渐显露出局限性,难以满足企业日益复杂的业务需求和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基于此,湖北经济学院会计学院专精特新企业智能化调研小分队通过收集资料、实地考察等对财务智能化转型路径进行探究,提供可实施性建议。
(团队成员合照 梁若昀摄)
会计学院专精特新企业财务智能化调研小分队是一支调研企业财务智能化转型趋势及困难的社会实践团队,由会计学院何雨晴老师和会计学院团委书记蔡卓嵘作为指导老师带队,响应“新财经”改革,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重要指示。本团队通过实地调研、企业走访、调查问卷等多手段探究当前财会智能化的发展情况。
本团队由多名会计学院与低碳经济学院成员组成,基于“跬步计划”培育项目进行社会实践,已入围2024年全国大学生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财经报国青年力行”专项活动,同时本项目在2024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中被立为省级立项。
(团队成员与胜意科技郭总交流财务智能化模式,梁若昀摄)
为深入企业内部,切实了解当今专精特新企业财务智能化的需求和痛点,我们走访了多家企业。第一家走访的是胜意科技有限公司。
在采访中,本团队了解到胜意科技是一家专注于企业非生产性支出管理和消费供应链的软件产品提供商,致力于通过先进的系统平台降低企业采购成本,提高资源效率。非生产性支出管理平台专注于管理企业的非生产性支出,如商业费用、员工出差等。
通过与高管郭总的交流,本团队更深切体会到企业对于财务智能化的期望和需求。郭总明确指出了企业在差旅管理、费用控制和费用前端管控等方面的痛点,以及希望通过财务智能化来解决的具体问题:费用报销虽说是财务流程中的一个环节,但它作为一个万亿级市场,其财务智能化势必会极大提高企业的资源利用率,降本增效,在宏观层面上对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增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团队成员与天恒吕总合照 梁若昀摄)
第二家走访的企业是天恒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在此采访中,我们了解到其在财务智能化方面一直坚持以财务业务为主,智能化工具为辅,遵循业务本质逻辑。智能化技术的引进也是为了更好辅助业务进行,帮助财务人员提高专业性水平,提质增效,但是智能化始终无法取代财务人员。
同时企业提出应更注重财务人员智能化技术改造学习。其原因有三方面,一是报表主要有效信息由财务人员提供且财务人员对业务流程更加熟悉;二是财务人员根据业务逻辑自主进行智能化改造更加合理、实施性更强,掌握了基础逻辑也更方便实时修改;三是财务人员在业务与技术方面能更准确与其他部门对接,使智能化转型发挥最大效用。
(天健梁总为团队成员讲解智能审计软件 梁若昀摄)
第三家走访的是天健会计事务所。通过采访,我们认识到该事务所能在财务智能化转型取得重大成果离不开名为AE的智能审计系统,该系统集结了许多前沿技术,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能更好服务于事务所多元化个性化业务需求,既能满足基本审计工作要求,也方便不断修缮添加新插件,适应业务不断发展升级。
该系统一方面提高了审计工作效率,免除重复性繁琐性工作流程,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部分数据错误和遗漏的风险,也提高了数据的准确度;另一方面促使审计人员学习利用软件工具,提高员工智能技术运用能力,打造数字化高效团队,为公司适应更复杂、更长期的市场需求打下坚实基础。
通过走访以上三家企业,我们深刻理解到,财务智能化转型是一个系统工程,本非一蹴而就,它需要企业在技术转型、板块变革、人才培养等多个核心要素上进行综合考量和协调推进。只有这样,企业才能真正实现由数据驱动的决策支持,从而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保持领先。未来,随着技术的持续发展和应用场景的深化,财务智能化转型有望在更多企业中普及,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