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探寻红色足迹,传承水利精神——青春视角下的红色水利精神传承

发布时间:2024-08-24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秉承“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精神,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红河奔腾,川流不息”实践团以水利特色与红色文化为双翼,从母校启程,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红色故事宣讲之旅。团队以线上线下双轨并行的方式,深入南水北调源头公园、南湖革命纪念馆等多地,用青春的视角,讲述红色历史,增强红色文化认同,让红色精神在新时代青年心中焕发新活力。
图为实践团队在南水北调东线源头绿廊前合照
2024年7月5日,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红河奔腾,川流不息”实践团前往扬州市南水北调源头公园,实地感受南水北调工程的壮丽与艰辛。在高达36℃的炙烤下,团队成员们以镜头为笔,记录下工程的每一处细节,深刻体会南水北调精神的内涵——艰苦奋斗、创新求精、舍家为国、无私奉献、凝心聚力、团结协作,这些精神成为激励青年学子勇担使命的力量之源。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高温下进行拍摄活动
2024年7月6日,实践团跨越江浙大地,来到浙江省嘉兴市南湖革命纪念馆,追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历程。红船旁,历史的回响犹在耳畔,红船精神——首创精神、奋斗精神和奉献精神,深深烙印在每个人心中。习近平总书记的阐述,让红船精神成为青年前行的灯塔,激励着实践团成员以实际行动弘扬红色文化,传承革命精神。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南湖纪念船前进行宣讲
2024年7月14日,在实践之旅的最后,团队返回河海大学西康路校区,参观校史馆,探寻“红帽子大学”的由来。河海与红色革命文化的不解之缘,为实践团成员们提供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如何将红色文化与水利工程相结合,成为青年学子未来探索的方向。
图为河海大学西康路校区校史馆
实践团倾力打造的完整系列宣讲视频,成为线上平台上的亮丽风景线。团队于红色文化基地实地取景,以“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为主题,用镜头捕捉红色精神的每一处细节,讲述河海水利与红色文化的不解之缘。实践团以新青年的独特视角,给予受众多层次、多角度的讲解体验,不仅在知识层面,更在情感和行动层面对参与者产生深远影响。通过创新宣讲形式,活动不仅深化了理论学习与精神传承,推动了党史学习教育的深入开展,更将河海水利的红色文化传递至更广阔的受众,传承党的优良传统,增强红色文化认同,让红色精神成为社会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
图为实践团队在南湖革命纪念馆前合照
“红河奔腾,川流不息”实践之旅,紧密结合水利工程与红色文化,通过深化理论学习与精神传承、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校园文化与教育融合创新、创新宣讲形式等多维度的实践,深刻体验党的光辉历程,回顾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伟大实践,让历史的光辉与精神的光芒交相辉映。实践活动彰显了河海大学对红色文化教育的高度重视和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投入,加强了校园红色文化建设,构建了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让红色文化在青年心中生根,激发爱国情怀,坚定理想信念,传承和发扬革命精神,让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的活力。
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红河奔腾,川流不息”实践团的红色文化之旅,是一次青春与历史的深度对话,更是一场红色水利精神的现代诠释。实践团成员以自己的视角和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他们深入南水北调源头、南湖革命圣地,用镜头和心声记录下历史的厚重与精神的光芒。他们不仅深刻体验了党的光辉历程与革命精神,更在创新宣讲与线上线下结合的实践中,让红色文化焕发新时代的活力,激励广大青年勇担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通讯员:赵佳择 | 摄影:苏月萌)
作者:赵佳择 来源:赵佳择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探寻红色足迹,传承水利精神——青春视角下的红色水利精神传承
  • 暑期“三下乡”|贵州商学院赴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三都水族自治县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 齐聚千年古村雍陌,共话文化传承之路
  • 陇原红韵,追寻红色足迹
  • 教师教育学院“驿”路同行教育关爱服务暑期实践团开展‘新时代好少年’学习宣传活动
  • 邮兵推普展新貌,乡村振兴启新风
  •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诵读英烈事迹,传承红色基因
  • 青春在实践中绽放光芒
  • 青春在实践中绽放光芒
  • 太阳花实践团成员于 2024 年7月17 日至 2024 年8月18日来到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十泉路29号城市发展有限公司集团开展了为期31天的社会实
  • 08-24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