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贵医学子三下乡| “赓续戎装 医心筑梦”实践团队赴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罗甸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4-08-23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贵医学子三下乡| 基础医学院“赓续戎装 医心筑梦”实践团队赴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罗甸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青年学生在实践中锤炼实干精神,7月13日至18日,基础医学院“赓续戎装 医心筑梦”实践团队赴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罗甸县边阳镇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本次实践围绕红色致敬、青春践行、青春实干、青春绿行、青春筑梦五方面,开展了宣传二十大精神、弘扬长征精神、宣讲红色文化、深入基层调研、关注养老问题、探索农旅特色、关爱儿童健康、科普安全知识等一系列活动,引导学生在“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相结合的实践中学真知、增见识、长本领,彰显贵医学子的青春作为、青春风采与青春力量。

赓续戎装 红色致敬

       保护利用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是实现红色文化传承的需要,更是打造贵州红色文化品牌的基础和前提。传承红色。“赓续戎装 医心筑梦”实践团队满怀对历史的敬畏和对先烈的敬仰来到“红飘带”长征数字科技艺术馆,领悟长征精神、传承红色文化。此次活动中,团队成员通过瞻仰参观、探究学习,一起重温浴血奋战的革命年代,体悟峥嵘岁月里的英雄壮举,唤起激情燃烧的红色记忆。关爱荣勋。实践团队来到贵州省罗甸县新丰村对老党员张成美和老兵何金章进行暖心回访。由于团队成员曾多次登门看望,彼此之间已是既熟悉又亲切。这次,带上新的退伍成员,再次相聚,整个过程谈笑风生、其乐融融。张成美爷爷和何金章爷爷畅谈着往昔,憧憬着来昔,时刻关注着当下青年的文化赓续,让红色血脉在交谈中逐渐凝聚。学习劳模。团队来到罗甸县边阳镇董王村,借实践礼赞“贵州省劳模”周大祥爷爷。昔日的春风再次飘过,两年的时间,队员们已能够深入走进周爷爷的故事,了解一位一生奉献于乡村教育事业的人民教师。周爷爷将心系于国家,以行动来诠释教育,低调地奉献自我。当看到他“全国优秀班主任”“贵州省劳动模范”等数不清的奖状与荣誉时,当了解到他从只读过几年书的山村娃蜕变成一位优秀的好校长的人生经历时,队员们对这位平凡又伟大的教育工作者充满了敬意,更收获了一份精神食粮。一年来,队员们有幸能够帮助周爷爷将他写的人生自传装印成书,在这个过程中,队员们多次上门拜访,还进行了深入交流,并在周爷爷的经历与独到见解中,收获了满满的人生真谛。这次红色之旅,不仅是一次简单的相聚,更是一次心灵的触动,一次关于传承、责任与担当的心灵之旅。


健康贵州 青春践行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团队成员趁着边阳镇赶集之时深入群众,了解群众,聚焦青少年心理健康、老年人医疗保障、基层医疗建设、普通话推广等问题进行实地调研,并开展健康义诊、健康科普活动。实策调研。实践团队以边阳镇兴阳家园农贸市场为调查范围,分组行动,围绕居民身心健康状况、健康知识了解程度、乡镇医疗健康事业发展状况以及普通话普及等内容展开调研。调研过程中,当地群众同团队成员展开深入交流,表达内心真实的想法,帮助队员们了解基层现状,并在调研实践中提出自己的建议。暖心义诊。实践期间,团队成员联合罗甸血浆站工作人员在边阳镇中心广场开展暖心义诊活动。队员们组织引导居民有序进行血压测量服务,并根据检测结果提供健康指导服务,不仅耐心回答和解释居民的血压情况,还提出定期体检、合理饮食、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建议,帮助大家了解疾病防控措施、掌握常规保健知识、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健康科普。团队成员走进边阳镇大街小巷,积极开展健康手册发放和健康知识科普等活动。活动期间,实践团队为居民发放健康宣传手册,并结合自身医学专业优势,进行健康知识的讲解与宣传。健康中国,健康有我,青春在践行,我们在路上!

守护夕阳 青春实干

       让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是“国之大事”,也是人人关切的“家事”。团队成员走进罗甸县老年养护院,聚焦健康养老,开展“爱心走进养老院,军心医心暖夕阳”主题活动。夕阳摄影。实践团队在老年养护院内打造“夕阳照相馆”,为老人们拍摄个人照片。拍摄过程中,队员们耐心搀扶着老人行走,引导他们坐正摆好姿势,并细心地为他们打理发型、整理衣服,在快门声中,老人们幸福的笑容被定格成最美的瞬间。拍摄结束后,团队将照片冲洗打印后亲手送到老人手中,给他们留下一份珍贵的回忆。艺暖桑榆。团队成员登上舞台,通过唱歌、舞蹈、朗诵等活动形式为老人带来欢笑。实践团队以一曲铿锵有力的《强军战歌》开场,在激扬的旋律中,让老人们重忆红色故事,深刻感受新时代青年对红色血脉的传承。随后,队员们以一段欢快激情的舞蹈,向老人们传递生机与活力,送去欢乐与关怀。最后,团队成员带来诗朗诵《红铁》,在赤子般热烈的情感感染下,老人们跟随团队成员一起探寻中国红的记忆与历史,致敬峥嵘岁月。温馨敬老。团队成员怀着爱与温暖,通过就餐帮助、内务整理、打理发型等活动让老人们感受到温馨的陪伴与亲切的关怀。就餐时间,队员们协助工作人员整理摆放餐具,细心地为行动不便的老人开展助餐服务,并于饭后打扫卫生、整理桌面。在大家闲暇之时,队员们通过闲聊、唱歌、理发为老人们带来暖心关爱与温情关怀。同时,为深入了解老年养护院中老人的身心健康与养老问题,团队成员还对院长陆廷超进行采访,据了解,通过对老年养护院进行规范化管理、对工作人员进行规范化培训,如今老年养护院的情况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形成了一所医养一体的养老机构,而且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夕阳西下,离别之际,老人们与团队成员互诉不舍之情,并相互约定会常来看看。新时代青年,当争做“实干派”,守护夕阳美!


科技兴农 助力旅发

      “积极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是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应有之义。团队成员深入罗甸县探索、挖掘当地特色农产品,助力宣传魅力罗甸。寻觅特产。实践团队走进罗甸县北大葡萄园等农业种植区,了解葡萄、火龙果以及百香果产业的最新发展状况。在调研中了解到,北大葡萄园通过采用先进种植技术、季节性养护计划等种植方式,使无籽葡萄保持了最佳生长状态,品质、产量得到大幅提升。凭借着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罗甸县火龙果、百香果等水果产业也成为当地群众持续增收的富民产业。团队成员还深入大街小巷,挖掘罗甸独有的荷叶粑粑、剪粉等特色美食,并进行线上宣传推广。助力旅发。实践团队走进罗甸大小井景区,通过主题宣讲、媒体报道、视频制作等方式宣传景区特色、环保知识以及环境治理方法,增加景区曝光度,助力大小井风景区旅游产业发展。文旅新征程,兴乡惠农旅,青春振乡村。


精心育苗 青春筑梦

留守儿童的幸福是社会和谐家庭美满的重要体现,也是全社会的共同期望。团队成员怀揣着对孩子们的关怀和爱护,参与兴阳家园社区会议,了解留守儿童现状,并走进兴阳家园社区“儿童之家”,开展爱国教育和科普教学活动,增长孩子们的课外知识,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社区之声。团队成员参与到兴阳家园社区主持的“童心飞扬 快乐成长”主题会议。会中,边阳镇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刘莉萍同志深入阐述了当地留守儿童较多的现实难题及其背后的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并期望得到志愿组织的帮助,对此,团队队长彭林明确地表述了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并阐述了即将开展的活动内容,同时对活动开展的预期成果展开论述。红育童心。团队成员来到兴阳家园社区“儿童之家”为孩子们制定丰富有趣的课堂计划,打造寓教于乐的多彩课程,激发孩子们对祖国的热爱。在活动过程中,实践团队为孩子们开展红领巾专题课堂,讲述红领巾的历史与意义,讲解系红领巾的步骤和要领,让孩子们明白佩戴红领巾是一种光荣,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随后,团队退伍成员给孩子们带来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堂,通过详细介绍五星红旗的设计理念、象征意义与其背后的历史背景,带领他们一起唱国歌,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同时,退伍成员还结合二十大精神讲述自身军营生活、老一辈革命故事,让红色教育的种子深深扎根于孩子们的心田。科普筑梦。实践团队还针对孩子们的教育需求,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核心开设一系列有趣的科普课堂和实践活动:从心理健康的维护到暑期安全的防范;从珍惜粮食的朴素教育,到航天科技的知识科普;从创意绘画的充分引导,到造纸实验的合作探索。在活动中,队员们引导孩子们在探索、合作、实践中获得成长。青春行动,情系留守,温暖童心,共筑未来!
 
       
      在本次实践活动中,团队成员以脚踏实地的态度,不断践行服务乡村的宗旨,以务实有力的行动,深刻诠释乡村振兴的内涵。实践团队的青年学子们以热血和青春,创造出属于自己富有生命力和感染力的故事,承载着自身的努力和坚持,将青春与奋斗在乡间交融,让梦想与希望破土萌芽,矢志不渝跟党走,坚定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
 

作者:多彩大学生网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青春献给田野:社科学子走进平谷,探究小东沟“宝藏”生活
  • 【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筑梦瑶都,共镌曙光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