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农大青年在路上
暑期三下乡,让青春在稻田中绽放
江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三农情深,乡野筑梦“乡村振兴志愿服务团在2024年7月深入江西省抚州市资溪县高阜镇,开展了为期7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以”躬身探研青春路,农墨重彩绘新篇“为主题,旨在通过深入基层,服务农村的实践活动,让同学们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寻找理论与实践的契合点,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力量,让青春在稻田中绽放!
本次下乡实践目的在于促使同学们在田间地头寻找理论的立足点,走进真实的农村,通过亲身体验与实际实践,增强对目前农村现状的全面认识,感受农村文化的独特魅力。团队期望通过此次活动,能够深入了解农村在经济发展、社会建设、文化传承等方面所遇到的机遇与挑战,并且期望我们也能通过这次实践活动,为农村带去一些实实在在的帮助,无论是科技知识的普及、文化活动的组织,还是医疗卫生服务的提供。
在此次活动中,团队成员紧密合作,充分发挥个人优势,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
首先,我们进行了实地调研,深入了解当地的经济、教育、文化等方面的现状。通过走访农民农户,我们获得了大量资料,为团队后期的实践活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在农耕方面,志愿者们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水稻插秧。团队成员身着轻便的服装,带着满腔的热情,踏入了泥泞的水田。尽管很多同学都是初次接触插秧这项农事活动,但他们不畏艰难,认真倾听农民的指导,努力学习插秧的技巧。只见他们弯下腰,左手分秧,右手插秧,动作逐渐熟练起来。一株株秧苗在他们的手中被整齐地插入水田,很快就呈现出一片绿意盎然的景象。农耕实践让他们对农业发展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在红色走读方面,团队来到了红七军团指挥旧址。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志愿者们详细了解了高阜镇的红色历史,回顾了红七军团的战斗历程,仿佛穿越回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一件件陈旧的实物,让团队成员们都热泪盈眶,被那段热血无私奉献历史所感动。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红色永远是中国青年的底色。学习红色文化,传承革命精神,经管学子在路上!
在传承中华优秀中医文化方面,团队赴热敏灸小镇,亲身体验热敏灸这一传统中医疗法的神奇魅力。志愿者们在中医师的指导下,认真学习热敏灸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巧,。在实际操作时,团队成员们按照所学,在特定穴位上寻找热敏点,感受热量传异的奇妙感觉。体验时,明显感觉身体得到了舒缓,不禁让人对热敏灸疗效啧啧称奇。体验热敏灸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医的博大精深。
在特色文化与特色产业方面,团队前往竹科技博物馆,走进美学馆,深入竹企业生产车间。
在竹科技博物馆中,从竹的种类、生长环境,到竹制品的传统工艺和现代创新应用,丰富的展品和详细的介绍让大家应接不暇。在传统竹工艺展区,精美的竹编、竹雕作品展现了工匠们的精湛技艺和无限创意,让同学们赞叹不已。而在现代竹科技应用展区,竹纤维材料、竹制环保产品等展示了竹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广阔前景,引发了同学们对可持续发展的深入思考。走进未家美学馆,全局以竹子为建筑材料,别具一格的设计让人眼前一亮,竹制物件尽显艺人匠心,更是走向全国各地。产业振兴,依托当地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是农村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教育与儿童成长方面,团队前往高阜童心港湾开展“12355,为青春护航”暑期自护主题教育活动,帮助青少年有效提升自护意识和能力。同时结合少年儿童的爱好,将手工、防溺水宣传和共创美丽中国绘画作品融入活动中,与孩子们在游戏、互动和学习中共同成长。青春护航,传递真情。
随着此次活动的圆满落幕,相信每个成员心中充满了不舍与感慨。这不仅仅是一段旅程的结束,更是自我成长与心灵觉醒的新起点。回顾这段经历,它如同一幅丰富多彩的画卷,缓缓展开在眼前,每一笔、每一划都饱含着汗水与欢笑,记录着大家的足迹与成长。
相信这次实践让成员们更加坚定了服务农村、助力乡村振兴的信念。在与村民的交流和互动中,能深刻感受到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有责任也有义务为农村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无论是通过科技创新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还是通过文化传承促进乡村文化建设、无论是通过医疗卫生服务提高村民健康水平,还是通过教育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都可以在农村这片热土上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和价值。
作者:肖张婷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