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团的第一站是茅田山风景区,茅田山风景区作为重点旅游风景区,是国家3A级风景区,是县域旅游规划“一洞一湖一山”(太极洞、卢湖、茅田山)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团成员们从崎岖的山路到潺潺的溪流,再到奇石堆积的山顶,一路上挥洒汗水,向前奔赴。身临翠峦之间,我们深刻领悟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在攀登茅田山的过程中,队员们到达了下阳水电站微型博物馆。上世纪60年代末,为使老百姓早日用电,当地生产大队和老百姓克服重重苦难共同建造了微型水电站,它的建立,彰显了广大劳动者不畏艰险、追求幸福的红色精神。实践团参观后深受精神鼓舞,即使后续山路崎岖,草木丛生,仍然彼此激励,一路坚持,最终成功登顶。
瞻仰红色遗址,领悟红色精神
柏垫镇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其中包括月克冲纪念馆、英烈山纪念馆以及四合乡乡贤纪念馆等红色场馆。在调研过程中,实践团队员先后参观了英烈山纪念馆和月克冲纪念馆,并前往英烈山悼念航空英雄。在英烈山纪念馆内,在讲解员饱含深情的解说下,实践团深入了解了“六·三”空难的背景以及航空英雄的生平事迹。生动的故事和英雄的事迹,穿越时空的界限重现在我们眼前,心中不由升起了对先烈们无比崇高的敬意。
在攀爬英烈山603阶石阶的过程中,松柏挺立,石阶陡峭,但实践团并未因此放慢脚步,因为队员们心中充满了对先烈的敬仰与缅怀。队员们仿佛穿越时空隧道,与那段沉痛的岁月产生了共鸣,感受到了烈士精神的伟大力量,这种感受让他们更加坚定了前行的决心。
在祭奠航空英雄后,实践团前往月克冲纪念馆,通过展品学习到国家三线建设以来民族工业发展波澜壮阔的英雄史诗,领悟到“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团结协作、无私奉献”三线建设精神,感受到先辈们无畏艰难险阻,勇于开拓创新的宝贵精神,与先辈们展开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汲取时代精神,策动未来脚步。
实践团队员随后来到位于刘福桥大刘村的范仲淹纪念馆。进入范仲淹纪念馆,大大小小的展品陈列有序,拿起文正公的诗集细细品读,就能感受到“左手是文化,右手是传承”的浓厚文化氛围。广德是范仲淹几经浮沉、出将入相的仕途起点,这里承载了其文人风骨,也记录了他的远大抱负,他的两支范氏后裔立根也在广德,他和广德有着非凡的情缘,在广德留下了永恒的业绩。
范仲淹纪念展馆作为纪录历史、传承文化的最具仪式感的物理载体,结合其多元功能空间与活动运营,为乡村振兴增添了无限可能。在各方努力下,有望成为广德文化旅游的新地标、乡村振兴的新名片。
调研的最后一站,是省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刘福桥大刘村,实践团成员通过对当地村民的居住环境以及生活条件的实地参观,深刻感受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目之所及的每一位村民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就是新时代乡村振兴发展最完美的答卷。
随后,实践团队员们前往刘福桥村村委会,与书记进行面对面的交谈,聆听刘福桥大刘村历史,探讨其未来发展和文化传承。实践团成员提出关于范仲淹纪念馆的修缮保藏以及刘福桥村未来发展的相关问题,书记对提出的疑问一一进行解答,并为我们描绘了未来刘福桥村发展的蓝图。相信在村支两委的带领下,人人参与的前提下,刘福桥大刘村一定可以建设和美乡村,绘就乡村振兴靓丽底色。
深入访谈调研,开展普法宣传
为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大关于弘扬革命文化、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的精神,实践团队员结合专业特色,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以走访调查的形式进行调研,针对成人和学生分别进行问卷调查,开展国情观察实验,了解现实教材,采取“大战略小策略”的方式,紧紧围绕乡村振兴这一战略目标,了解当地的特色产业、传统文化、人民生活等方面的具体问题,开展实地调研。我们在进行调研的同时,也将脚步走进实际生活中,以全体队员的所识所闻为背景,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普法宣讲与案例分析,在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的同时,总结凝练基层在粮食安全保障方面的经验做法,形成一份有参考价值、有实践意义的调研成果。
调研结果展示了柏垫镇的经济发展状况,红色旅游资源的发展现状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贯彻落实情况。在此基础上,实践团建议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旅游品质;创新红色文化展现形式,“红”“绿”双色有效融合发展;加大红色文化宣传力度,建立当地红色地标;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发挥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和潜能。
总结实践过程 展望未来发展
随着“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圆满落幕,实践团队也收获满满。实践团成员们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感受到当地的乡土风情文化、红色文化和红色精神,陶冶情操,深切感受到了农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也亲眼见证了红色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的积极成效与广阔前景。这不仅是一段旅程的结束,更是所有成员的自我成长和心灵觉醒。成员们在“三下乡”实践中发扬“三牛”精神,在服务乡村振兴中解民生、治学问、传承红色基因。
展望未来,实践团队成员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致力于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成员们相信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农村地区定能持续向前走,结合本村的特色发展资源,实现更加全面、协调、绿色、可持续的发展。同时,我们也期望更多的大学生能够加入到“三下乡”实践活动中来,共同为乡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让我们携手并进,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