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赴旌德县乡村振兴墙绘志愿活动团队实践报告
一、引言
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在这一战略背景下,我们大学生积极响应号召,投身于乡村振兴的实践中。本次暑期三下乡活动,我们选择前往宣城市旌德县华川村,通过乡村志愿墙绘这一独特的形式,为乡村文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实践背景
(一)华川村概况
宣城市旌德县华川村位于皖南山区,自然风光优美,生态环境良好,但在文化建设方面相对滞后。村庄的建筑风貌较为传统,墙壁大多空白,缺乏文化元素的点缀。
(二)乡村振兴与文化建设的需求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华川村在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文化建设仍有待加强。墙绘作为一种直观、生动的艺术形式,能够在美化乡村环境的同时,传播优秀文化,提升村民的文化素养和精神风貌。
三、实践目的
(一)助力乡村文化建设
通过创作具有当地特色和时代主题的墙绘作品,为华川村增添文化氛围,丰富村民的精神生活。
(二)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
让大学生深入农村,了解乡村现状,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促进城乡交流与融合
搭建城市与乡村之间的沟通桥梁,促进城乡文化交流与融合,推动乡村发展。
四、实践准备
(一)团队组建
由来自不同专业的11名大学生组成实践团队,包括美术学(师范专业),环境设计专业,动画专业等相关专业,确保团队具备墙绘创作、文案策划、社会调研等多方面的能力。
(二)前期调研
1. 线上调研
通过网络收集华川村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自然风光等资料,为墙绘设计提供灵感。
2. 实地调研
深入华川村,与村委会干部、村民进行交流,了解村庄的发展规划和村民对墙绘的期望和需求。同时,对村庄的建筑布局、墙壁状况进行实地考察,确定墙绘的位置和尺寸。
(三)设计方案
根据调研结果,团队成员共同商讨,确定墙绘的主题为“美丽华川,幸福家园”,围绕乡村振兴、传统文化、生态环保等内容进行创作。设计了多套草图方案,并反复修改完善,最终确定了详细的墙绘设计稿。
(四)物资准备
购置墙绘所需的颜料、画笔、工具等物资,并提前联系好运输车辆。
五、实践过程
(一)墙绘绘制阶段
1. 第一天
到达华川村后,团队成员迅速投入工作。首先,对选定的墙壁进行清理和平整,去除表面的灰尘、杂物和剥落的墙皮。然后,根据设计稿,用铅笔、粉笔等在墙壁上勾勒出大致的轮廓。
2. 第二天至第五天
开始上色阶段。团队成员分工合作,有的负责调色,有的负责大面积的填充,有的负责细节的描绘。在绘制过程中,不断根据实际效果进行调整和改进,确保墙绘的质量和美观度。
3. 第六天至第7天
对墙绘进行最后的修饰和完善,添加阴影、高光等效果,使画面更加生动立体。同时,在墙绘周边进行一些装饰和点缀,增强整体的艺术感。
(二)与村民互动交流
在墙绘绘制过程中,积极与村民互动交流。向他们介绍墙绘的主题和意义,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村民们对我们的工作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和支持,有的主动为我们送来茶水和食物,有的还参与到墙绘的创作中来,为我们提供了一些独特的创意和灵感。
(三)开展文化宣传活动
利用墙绘绘制的间隙,我们还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文化宣传活动。通过举办文化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向村民宣传乡村振兴战略、生态环保知识、传统文化传承等内容,提高村民的文化意识和环保意识。
(四)实践总结与反思
每天工作结束后,团队成员都会进行总结和反思,交流当天的工作经验和心得体会,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及时调整工作计划和方法。
六、实践成果
(一)完成多幅高质量墙绘作品
经过为期十天的努力,我们在华川村完成了多幅墙绘作品,总面积达到100平方米。这些作品涵盖了乡村振兴、传统文化、生态环保等多个主题,色彩鲜艳、形象生动,成为了华川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二)增强村民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墙绘作品展示了华川村的独特魅力和发展成果,激发了村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增强了他们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许多村民表示,这些墙绘让他们更加了解自己的家乡,也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三)促进城乡文化交流与融合
通过与村民的互动交流和文化宣传活动,我们将城市的文化理念和艺术形式带到了乡村,同时也深入了解了乡村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促进了城乡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四)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在实践过程中,团队成员克服了各种困难和挑战,锻炼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同时,通过深入农村,了解乡村现状,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更加坚定了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的决心。
七、实践体会与思考
(一)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的灵魂和内生动力。通过墙绘等文化形式,可以丰富乡村的文化内涵,提升乡村的文化品质,激发乡村的发展活力。
(二)团队合作的力量
在实践过程中,团队成员之间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充分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共同完成了各项任务。团队合作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增进了成员之间的友谊和信任。
(三)与村民的沟通与互动
与村民的沟通与互动是实践活动取得成功的关键。只有充分了解村民的需求和期望,尊重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才能创作出符合乡村实际、深受村民喜爱的墙绘作品。
(四)乡村振兴的挑战与机遇
尽管乡村振兴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人才短缺、资金不足、产业发展缓慢等。同时,也迎来了许多机遇,如政策支持、市场需求、科技创新等。作为大学生,我们要关注乡村发展,积极探索创新,为乡村振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八、建议与展望
(一)加强乡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和支持
政府和社会应加大对乡村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鼓励更多的艺术人才和文化团队走进乡村,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二)培养乡村文化人才
加强对乡村本土文化人才的培养,通过举办培训班、开展文化活动等形式,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艺术创作能力。
(三)推动乡村文化产业发展
结合当地的文化资源和特色,发展乡村文化产业,如文化旅游、手工艺品制作等,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增收。
(四)建立长效机制
建立乡村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确保文化建设工作的持续性和稳定性,让乡村文化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本次暑期三下乡乡村志愿墙绘社会实践活动是一次宝贵的经历,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和责任担当。我们将继续关注乡村发展,以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者:多彩大学生网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苏湾镇三下乡的心灵触动与艺术绽放
- 在这个充满温情的夏日,巢湖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的一群怀揣梦想与热情的师生,踏上了前往苏湾镇的“三下乡”墙绘实践活动之旅。
- 08-22
- 实践定西田野 薯光科技助农
- 兰州交通大学“定西土豆科技田畴,薯种改良引领潮流”实践团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科技兴农,前往甘肃省定西市参观并学习,开展科
- 08-22
- 探索长临文化,传承共创新生
- 2024年7月14日上午,巢湖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古艺新生,文化长临”发展观察团赴合肥市肥东县长临河古镇开展为期三天的调研、参观和考
- 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