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常工学子三下乡:走进红色文化,感悟红色精神

发布时间:2024-08-22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通讯员 黄嘉萱)2024年7月11日至7月18日常州工学院外国语学院“红色行者”实践队,走进江苏省南京市、高邮市和广西钦州市分别开展参观红色文化博物馆或拜访退伍老兵两大实践活动,旨在走进红色文化,感悟红色精神。
 
红色遗迹,寻英雄足迹
       颐和路将军馆,一栋坐落于颐和路的小楼,一条老将军们居住过的街道,一段波澜壮阔的光辉历史。走进将军馆,展馆的学生讲解员正激情演讲着上甘岭战役中将军和战士们的英勇事迹,实践队成员们边听讲解边看着墙上的照片,历史的画面感铺面而来。通过军装、武器、文件等,成员们也直观地感受到将军们的生活条件和工作环境。
图为“红色行者”团队成员参观颐和路将军馆。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芳/供图
 
      在这里,实践团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激情燃烧的年代。陈列在橱窗里的一件件珍贵文物,无声诉说着往昔的故事。那已经泛黄的书信,字迹依然清晰,透露出革命者坚定的信念和对未来的憧憬;那陈旧的武器,虽已锈迹斑斑,却仿佛残留着战士们战斗的余温。
 
光辉勇者心,纸虎化做尘
       为进一步探寻红色峥嵘路,感悟红色精神,实践成员们前往退伍老兵邱开恒家中,记录下了这位红色老兵的英勇事迹。打开邱老这本鲜活的“老书”,一页一页翻开他的峥嵘岁月,也翻开了我党那些波澜壮阔的历史。
       据邱老讲述,当年美军势力凶猛若虎,以摧枯拉朽之势轰击越南,为了帮助越南,年仅18岁的他跟随着大部队的步伐,成为一名光荣的援越战士。当被问及在战场上最深刻的事时,邱老回忆道,援越抗美的时候,在越南广宁省修公路。白天根本修不了,美国的飞机一来就是几十架甚至几百架,就在头顶上飞过,见人就炸,所以只能晚上点灯修。修的时候还要警惕防空警报,警报一响就要立马熄灯跑,警报解除了又跑出来抓紧修。对于抗美援越这段艰苦的经历,邱老至今记忆犹新,曾经的英勇仿佛从未随着时间消逝。
访谈最后,邱老道:“今天的成就都是英雄先烈们用鲜血换来的,当代年轻人要传承红色文化,弘扬红色精神。”邱老最后还向实践成员们展示了他的勋章,他表示这枚勋章是一辈子的烙痕,也是一辈子的荣耀。
图为“红色行者”团队成员拜访退伍老兵。中国青年通讯网 邱金玲/供图
 
 
缅抗日英烈,铸红色精神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抗日战争最后一役纪念馆位于江苏省高邮市熙和巷70号,是第二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是扬州唯一的国家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
    当实践成员们走进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雕像,雕塑展示了五位手持武器的战士,表现出他们奋勇向前的姿态,象征着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英勇斗争和不屈精神。背景墙上的日期“1945.12.26”明确标注了抗日战争最后一役的时间,这一战役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结束。中共党史研究的最新成果也表明:高邮战役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最后一役。高邮战役结束于1945年12月26日,消灭的是拒不投降的日伪军,无疑应该属于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
图为“红色行者”成员参观抗日战争最后一役纪念馆。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雨琦/供图
       这座雕塑和纪念墙不仅仅是历史的记录,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
       接着,实践团的成员们走进“抗日甬道”,共同领悟这跨越时空的赤诚激荡。甬道长约125米,用锈红色耐候钢材料制作,锈红色耐候钢的使用不仅增加了雕塑的历史厚重感,同时也耐久耐用,象征着抗战精神的永恒。该甬道共14个雕塑单元,象征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的14年中经历的艰难岁月和英勇斗争。甬道两侧布满了雕塑和铭文,每一个雕塑单元都生动地再现了抗日战争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图为“抗日甬道”的照片。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妙言/供图
       其中卢沟桥事变雕塑再现了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日军在卢沟桥挑衅进攻,中国驻军奋起抵抗,拉开了抗战的序幕。雕塑中,士兵们英勇无畏地站在桥头,与日军进行激烈的战斗。平型关大捷雕塑再现了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在山西平型关伏击日军,取得抗战初期重大胜利的情景。八路军战士们伏击在山间,利用地形优势,猛烈攻击日军,取得了这场战役的胜利。台儿庄战役雕塑描绘了1938年3月至4月国民革命军在山东台儿庄与日军进行的一次大规模会战,最终取得胜利。雕塑中,战士们浴血奋战,表现出极高的战斗意志和无畏精神。
       此次“三下乡”实践活动,常州工学院学子们不仅亲眼见证了红色革命的历史遗迹,而且亲耳倾听了红色老兵的英勇事迹。成员们对革命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更加坚定了信仰。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时刻铭记历史、珍惜当下、放眼未来。未来的日子里,队员们明确了要用实际行动践行爱国主义精神,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的目标,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信念,投身于学习和工作中,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作者:黄嘉萱 来源:黄嘉萱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实践定西田野 薯光科技助农
  • 实践定西田野 薯光科技助农
  • 兰州交通大学“定西土豆科技田畴,薯种改良引领潮流”实践团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科技兴农,前往甘肃省定西市参观并学习,开展科
  • 08-22
  • 常工学子三下乡:走进红色文化,感悟红色精神
  • 探索长临文化,传承共创新生
  • 探索长临文化,传承共创新生
  • 2024年7月14日上午,巢湖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古艺新生,文化长临”发展观察团赴合肥市肥东县长临河古镇开展为期三天的调研、参观和考
  • 08-22
  • “探红色基因,传革命精神”——红星数学兴华小队实践总结
  • “筑梦红途映初心”绘家乡文化地图暑期实践活动报告施郭琪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