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索农业与旅游业创新融合的路径上,志愿者们选定八卦洲生态园展开社会实践活动。活动借助线上观展与线下考察,分析了现代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潜在动力。通过访谈企业经营者,同学们直接对话行业前沿,贡献了青春智慧与实地探索的宝贵经验。
【线上参观全国农业展览馆】
踏入全国农业展览馆的线上空间,小组成员穿梭于农业科技的殿堂。通过高清视频、3D模型及互动展示,复杂的农业知识变得直观易懂,为此次的社会实践提供了背景知识和参考。
(图1 线上博物馆的农业改革史)
【实践出真知:线下参观产业园】
在产业园里,志愿者们观察应季蔬菜的嫩绿叶片,感受葡萄藤下的凉爽微风,观赏热带水果的奇异生长。通过观察,同学们更加直观的了解农业生产的方式与过程,为后续的探索农业发展出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图2参观生态园的大棚)

(图3 生态园中当季采摘水果葡萄)
【农旅共生与交通之因】
小组成员采访了红杜鹃生态产业园负责人王春宝先生,大致了解了该产业园发展过程与未来发展。除去农业种植带来的收益,旅游业是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生态园保证每一季都有不同蔬果保证游客采摘,其主要蔬果销往各事业单位。
(图4 王春宝先生为志愿者介绍生态园概况)
参观途中也发现许多功能区存有荒废现象,志愿者们大胆猜测生态园游客减少与交通不便有关。负责人则表示交通发展存在两面性。便捷的交通可以带来大量的游客,但违背了想打造世外桃源式慢生活类农业基地的初心。
【找问题:目光长远求发展】
负责人反映当下生态园产业链存有瓶颈:适合国内农业的基础设施较少且农民科技农业知识储备低。
(图5 采访中提到的农业建筑设施)
对于未来产业振兴与发展,红杜鹃预备采取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模式,用三产带动一产,招揽大批农业爱好者发展新型农业,打造真正意义上的“世外桃源”。
虽然农旅融合发展任重道远,但是本次实践的收获对其依旧有一定帮助与促进。
撰稿/李子慧 罗蕊
图片/泽园书院雏鹰假日小队
指导老师/南京审计大学 陈秋月 赵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