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青年深耕乡村沃野,推普助力文明振兴——中南大学“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4-08-09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文种的大国,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增进民族间地区间交流促进政治经济教育文化信息化等各项事业发展的必要条件。为积极响应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的决策部署,服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南大学“青春逐梦,向湘西行”推普队伍前往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河溪镇开展“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8月1号,在团队指导教师李畅的带领下社会实践团队抵达河溪镇,河溪镇镇长赵开羽、河溪镇副镇长杨媤椬、宣传委员、组织委员田汪对宣讲团表示热烈欢迎,并一同召开了此次“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社会实践工作部署会”,共同商议了未来几天的行程安排。
一、调研走访,探居民语言文化
实地调研前,团队成员在指导老师李畅的带领下,根据研究目的,主要从青少年、中老年人和基层干部等重点人群的普通话普及程度、普通话学习途径,以及普通话和方言的辩证关系几个角度出发设计调查问卷。同时,尝试了解重点人群对于普通话推广的真实看法,探讨推普过程中存在的困难以及普通话可持续发展路径。
实践团成员先后前往社区服务中心、乡镇街道,通过发放问卷和走访宣传等形式,开展推普调研和语言景观调查活动,深入了解当地居民普通话水平。
根据调研结果表示,河溪镇普通话和方言混杂,方言使用情况居多。从整体来看,基层干部和中小学生普通话普及程度较高,即使带有部分乡音,也能够用普通话进行基本日常交流。普通百姓则在交流中更倾向于使用方言,且存在发音不规范等问题。
二、深入田野,寻农民致富之路
实践队在农业农村专干彭泊同志的带领下,来到张排村葡萄种植基地,向当地农户详细了解了当地葡萄产业的产业规模,产品优势,销售渠道,经济效益。
随后又前往持久村参观当地香醋企业,据悉河溪香醋以其独特的酿造工艺和醇厚的口感而闻名遐迩。在企业产品负责人的带领下团队成员参观了当地的香醋酿造厂,了解了香醋的原料选择、发酵过程、陈酿技术等关键环节。最后产品负责人表示河溪香醋是国宝级产品,希望未来在各方的支持下河溪香醋产业能不断做大做强。
此外,在当地政府工作人员的热情带领下,团队成员还前往当地腊肉企业——湘西自治州榜爷视频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负责人表示腊肉是一个地理区域文化的产品,一方面受先决的地理条件影响,位于山区不便运输和与外地交流;另一方面受传统制作的影响,腊肉产量有限,无法大规模生产。在营销方面,赶不上四川、贵州等地的宣传,推广力度不够。不过近年来,湘西州政府大了扶持力度,提出了很多相关政策促进产业发展,带动了农村百姓进行推广宣传。
三、推普支教,让责任照亮未来
活动当日,在镇中心小学的教室里洋溢着欢声笑语,一场别开生面的普通话授课活动在此拉开帷幕。实践团队成员从普通话的起源、发展、重要性讲起,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普通话的标准发音、语调运用等技巧,让学生们对普通话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随后,授课活动进入互动环节,通过“普通话接龙”、“绕口令大挑战”等趣味游戏,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特别是绕口令环节,诸如“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等经典绕口令,让学生们时而眉头紧锁,时而开怀大笑,现场气氛热烈非凡。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全体师生共同朗诵《少年中国说》的场景。在激昂的旋律中,学生们用标准的普通话,满怀激情地诵读着这篇脍炙人口的经典篇章,不仅展现了当代青少年的蓬勃朝气,也传递出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与美好憧憬。
在本次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活动中,青年学子不仅将所学知识转化为服务社会的实际行动,也在实践中锻炼了自我,加深了对国情民情的理解。这次经历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作为青年一代的责任与使命,我们应当用知识的光芒照亮乡村振兴的道路。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实践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教育不仅在课堂,更在祖国大地上、在基层一线里、在田间地头中。
作者:多彩大学生网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青年深耕乡村沃野,推普助力文明振兴——中南大学“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 大学生返乡见闻录:揭秘家乡普通话普及新面貌与语言活力
  • 中航大三下乡实践队:青春力量进铅山,绽放基层力量
  • “星星之火燎原小队”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赴无锡市开展暑期社会实践
  • 初探红村,走进新时代
  • 初探红村,走进新时代
  • 2024年7月16日,伴随着如火的阳光,经济学院“共话浙里耕五育,循迹百村锦绣程”暑期社会实践团来到了宁波市余姚市梁弄镇横坎头村,沿
  • 08-09
  • 南医大实践团三下乡,食品安全知识普及忙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