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深入绥宁上堡侗寨,共谱民族文化新篇章

发布时间:2024-07-20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深入绥宁上堡侗寨,共谱民族文化新篇章
(通讯员吴哲)近日,邵阳学院“品非遗曲韵,传红色基因”服务团一行踏上了前往邵阳市绥宁县上堡侗寨的文化探索之旅。此次活动旨在深入挖掘和弘扬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聚焦于绥宁地区独特的苗侗民歌,同时融合红色文化元素,创作具有时代特色的音乐作品。此行充满了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敬意与传承使命。

(邵阳学院赴邵阳市绥宁县上堡古国“品非遗曲韵 传红色基因”服务团)
一、探索侗寨文化,领略非遗魅力
          上堡侗寨,作为苗侗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以其丰富的民族风情和独特的音乐艺术引人瞩目。服务团成员们踏入这片古朴而神秘的土地后,立刻被那悠扬动听的侗族大歌所吸引。在侗寨村长和当地歌手的热情接待下,他们欣赏了原汁原味的侗族民歌,如《今天好》《敬酒歌》《拦门酒歌》等。更难得的是,成员们还亲身体验了歌曲背后的文化故事与创作目的,深刻感受到了侗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敬畏。
二、非遗与红色文化的交融,创作音乐新篇章
          为了更好地传承与创新苗侗音乐,匡泓锦老师带领服务团成员们与侗族歌手们深入交流。他们学习侗歌的演唱技巧与风格特色,重走红军长征路,并创作出四十余首既保留传统韵味又富含时代精神的新歌曲。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侗族音乐的独特魅力,还巧妙融入了红色文化的深刻内涵。这种融合让传统音乐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
看到学生们的作品,匡泓锦老师深感欣慰:“这次学生们能创作出这些作品,还要感谢黎晓阳与邓永旺两位老师的大力支持。”

         黎晓阳,历任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湖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成员、湖南省文联专职副主席、湖南省音乐家协会主席、《音乐教育与创作》杂志社社长;现任湖南省文联名誉副主席、湖南省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国家一级作曲。
         黎晓阳的音乐作品旋律优美并极富特点,充满了创作的热情和对生活的热爱,既体现了浓郁甜美的民族音乐风格,又展现出波澜壮阔的气度和胸怀。其代表作有:《红叶子绿叶子》(雷佳演唱)、《大地的丰收》(王宏伟演唱)、《我奉献我快乐——志愿者之歌》(王丽达汤子星演唱)等。特别是花腔女高音的歌曲《湘江飞出一首歌》,获中宣部第十三届“五个一工程”奖,把浓郁的民族音乐风格的旋律和美声的花腔演唱技巧有机的融为一体,成为艺术歌曲中有影响的作品。

          邓永旺,男,1981年7月出生,青年词曲作家,中共党员,毕业于湖南工业大学音乐学院,湖南省文艺人才扶持“三百工程”文艺家。现为邵阳市双清区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办公室主任兼双清区文化馆副馆长。系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文学学会理事,湖南省音协音乐文学学会副会长,湖南省评协音乐评论委员会副主任,邵阳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等



(服务团创作作品其二)
三、青年学子的责任与担当
         服务团团长吴少清表示:“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不仅学到了宝贵的民族音乐知识,更重要的是,我们深刻体会到了非遗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以及红色基因的力量。”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了青年学子的责任与担当,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力量。此次“品非遗曲韵,传红色基因”三下乡活动不仅是一次文化之旅,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四、展望未来,传承中华文化
         未来,邵阳学院服务团期待能够带着这些充满情感与故事的作品走向更广阔的舞台。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独特魅力。同时,他们也希望借此机会唤起更多人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和保护,共同为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此次绥宁上堡侗寨之行不仅是一次音乐的盛宴,更是一次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之旅。通过邵阳学院服务团的努力,我们看到了青年学子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所展现出的责任与担当。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将继续为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吴哲 来源:邵阳学院音乐舞蹈学院“品非遗曲韵 传红色基因”服务团
  • 探寻社区之美, 传播知识之慧
  • 热心公益实践队——三下乡活动获得圆满成功
  • “云”中又寄锦书来——青理学子三下乡
  • 幽幽小巷,藏不住烈士的辉煌:广东海洋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深入了解湛江市霞山区的菉塘文化
  • 南京工程学院红色筑梦先锋队走进曹起溍故居
  • “厚植人才留兴沃土,做强新质生产力关键支撑”青年人才大调研活动(开发区专场)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