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树美庭苑,旧房换新颜。步入保坪村,映入眼帘的是穿梭在全村的柏油小径,亮黄的居民楼屹立在小径两旁在阳光的沐浴下迷人双眼,一片片椒树宛如绿色的波浪,高低错落。一群群老人小孩喜笑颜开,天籁之音般的笑声回荡在村庄之上。保坪村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变化?7月15日,重庆邮电大学光电工程学院先锋领航志愿行服务队来到保坪村探索其背后振兴的奥秘。
铁肩担道义,退伍军人副书记的坚守与奉献 日前,先锋领航志愿行实践队采访了当地党委副书记古伟副书记,一位气宇轩昂
.png")
.png")
.png")
的退伍军人。
实践队对副总书记的采访图 (实践队供图) 古副总书记年轻时受抗洪英雄李向群的影响,青春的胸膛里跳动着对国家的热爱与责任,他毅然换上军装,背负起荣誉与梦想,从此踏上了保家卫国的征程。在采访中,古副总书记向我们讲述了他在参军过程中遇到的苦难和难忘的军营生活,正是这些经历铸就了他们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无私奉献的精神。退伍回乡后,古书记投身于乡村建设的热潮中。他以军队中锻造的坚韧与毅力,助力乡村振兴,发展产业,美化环境,提高村民生活质量,他用行动诠释着退伍不褪色的精神,为乡村注入新的活力与希望。
昔日保家国,今朝富乡亲,这些默默奉献的退伍军人,值得我们深深敬意与赞赏。
退岗不褪色,老校长一心为乡亲 7月15日,重庆邮电大学三下乡“先锋领航志愿行”团队,采访了麻柳小学的退休老校长李元。
实践队对老校长的采访图 (实践队供图) 刚开始,实践队提出“是什么力量去驱使您在退休后,依然选择回到这片土地投入到家乡的文化建设中来”这一问题时,老校长表示自己是土生土长的江津人,有着深厚的家乡情怀,因而在退休后选择回到保坪村继续散发光和热。李老校长感慨道:只有把家乡建设好了,他才算是落叶归根。
在谈到育人理念时,李老校长向实践队分享了他的见解。他认为教育学生的使命是要根据党的战略方针,全面发展培养人才。他希望培养的人才不仅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能力。他也希望各高校的人才能够返回到基层里来,助力其家乡发展。
李老校长的魅力不仅仅局限在教书育人方面,更在于他对乡亲们的关怀和组织热情。据老校长回忆道,他退休后刚回到家乡的时候,他发现晚上很清净,时不时地有几声犬吠,这让他想起城里晚上的广场舞,他就想着能不能把村民也组织起来跳广场舞,于是他就即刻行动与乡里面文艺队的团长一起落实了这个想法。他的理念是以和为贵,因而在动员乡亲们时都是和蔼可亲的,活动得以顺利开展。与此同时,李老校长还组织了村里的乡亲们一同编制了两个快板的演出,为村里的晚会增添了欢乐的气氛。
通过此次采访,实践队的队员了解到了李老校长返家乡背后的故事,相信他的故事和热情将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激励更多人为自己的家乡贡献力量。
“花”满枝,“椒”丰收 7月16日早上九点,实践队在李村长的带领下,走进田间地头,近距离观赏花椒树,学习有关花椒的种植与病虫害防治知识。据李村长介绍,先锋镇在2021年的种植规模就达到了12.8万亩,成为全国最大的青花椒种植镇,成功辐射带动江津区发展53万亩。九叶青花椒已成为先锋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农民增收致富的“摇钱树”,生动地诠释了习总书记提出的“小小花椒树,致富大产业”的绿山富民目标。
李村长为实践队介绍花椒 (实践队供图) 通过李村长的讲解,实践队了解到了先锋镇九叶青花椒的特点:九叶青花椒果、枝、叶、干均有香味,特别是果实的香味突出,麻度适中,果皮富有挥发油和脂肪,同时富含人体所需的维生素C、铜、铁、锌等多种微量元素。实践队还认识到了九叶青花椒除了可以作为调料品使用,还具有健脾强胃、祛风除湿、燥湿杀虫的功效。
在学习花椒知识之余,实践队成员们亲手采摘了新鲜的九叶青花椒。花椒果实饱满、色泽油润。“调浆美著骚经上,涂壁香凝汉殿中”,靠近花椒,香味浓郁,浅尝花椒,麻味纯正。实践队通过观察还发现花椒树的叶片多至九叶,这也是九叶青花椒名字的由来。
总而言之,古伟书记将在军队磨砺出的韧劲与拼劲,为乡村振兴的路上覆上坚韧之膜。李元校长秉持着全面育人的教育信条,在文化振兴的空白卷轴上挥毫泼墨。村长致力于花椒的种植,在经济振兴的白墙上画上靓丽的风景线。无数先锋勇士,肩负时代的重托,为保坪村的繁荣梦想而不懈战斗,他们的汗水滴落在历史的田野上,浇灌出一片希望的未来。(重庆邮电大学 先锋领航志愿行实践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