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巴拉素煤矿:产煤不见煤的绿色奇迹

发布时间:2024-07-16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在陕北广袤的土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而在这片资源的宝藏之地,巴拉素煤矿以其独特的发展模式,成为了行业内瞩目的焦点。其中,最令人称奇的便是“产煤而不见煤”这一现象。
当人们初次听闻“产煤不见煤”时,或许会心生疑惑,煤炭作为一种固体能源,如何能在大规模开采和运输的过程中做到不见其踪影?为了探寻这一谜底,我们走进了巴拉素煤矿。
踏入矿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绿意盎然的景象,道路两旁绿树成荫,花草繁盛。若不是远处矗立着的现代化煤矿设施,很难让人将这里与传统印象中尘土飞扬、煤堆如山的煤矿联系起来。
沿着矿区道路前行,我们来到了煤炭开采的井口。在这里,先进的智能化采煤设备正有条不紊地工作着。与以往人们想象中矿工们在黑暗、狭窄的井下挥汗如雨的场景不同,巴拉素煤矿的采煤过程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化。采掘出的煤炭通过全封闭的输送带,以极快的速度被运往指定地点,整个过程中没有一丝煤炭暴露在外。
陪同我们一起的管理层领导向我们介绍道:“我们采用了最先进的采煤技术和设备,从源头确保煤炭在开采过程中就处于封闭环境,最大程度减少了煤炭与外界的接触。”这种从开采之初就精心设计的封闭运输系统,是实现“产煤不见煤”的第一步。
我们来到煤炭的储存区域。这里,巨大的封闭式煤仓犹如一座座雄伟的堡垒。这些煤仓不仅容量巨大,能够满足煤矿的存储需求,而且内部配备了先进的防尘、抑尘设备和通风系统。煤炭在进入煤仓后,仿佛进入了一个与世隔绝的空间,外界的风无法将煤灰扬起,内部的灰尘也被有效地控制在极小的范围内。
一位在煤仓工作多年的员工感慨地说:“以前在其他煤矿工作时,每天下班都是一身煤灰,现在在这里,工作环境干净整洁,再也不用担心煤灰的困扰了。”
“为了实现产煤不见煤,我们在装车环节下了很大的功夫。不仅优化了装车设备和流程,还加强了对运输车辆的管理,确保在运输途中也不会出现煤炭泄漏的情况。”煤矿的运输主管介绍说。
除了在生产和运输环节采取严格的封闭措施,巴拉素煤矿还在环保治理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矿区内建设了完善的污水处理系统,确保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得到有效处理和循环利用;同时,加强了对矿区周边生态环境的修复和保护,通过植树造林、土地复垦等措施,努力恢复和改善因煤矿开采而受到影响的生态环境。
在与煤矿管理层的交流中,我们了解到,“产煤不见煤”的实现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一个不断探索、改进和创新的过程。这背后,不仅有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作为支撑,更有全体员工对绿色发展理念的高度认同和不懈追求。
巴拉素煤矿的“产煤不见煤”现象,不仅为自身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为整个煤炭行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在国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倡导绿色发展的今天,巴拉素煤矿无疑是走在了时代的前列。
随着参观的结束,我们离开巴拉素煤矿时,夕阳的余晖洒在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回望矿区,那一个个现代化的设施在绿树和青草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和谐。巴拉素煤矿用实际行动向世人证明,煤炭生产与环境保护并非不可兼得,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创新的思维和科学的管理,就能在保障能源供应的同时,守护好我们的绿水青山。
相信在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煤矿像巴拉素煤矿一样,走上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共同书写中国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作者:邢超僮 秦子轩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 三下乡|泰州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倾听“青”声,凝聚“青”力
  • 宣传环保意识,西南石大“持续发展”在剑阁
  • 滁州学院学子三下乡:深入碧根果产业 探寻发展新路径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