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10日至20日期间,海南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三下乡”实践团带着知识的种子与满腔的热情,走进了海口市三江镇三江二小,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意义深远的公益活动。从日常支教授课到深入乡村调研,从政策宣讲到家访交流,再到文艺汇演的精彩呈现,实践团成员们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教育振兴,探索自贸港建设与乡村发展的深度融合之路。
(图一 实践团队出发前宣讲合影)
一、知识之光,照亮乡村未来
当实践团的成员们踏入三江二小的那一刻起,他们就成为了孩子们眼中的“星光”。在日常支教授课的环节中,实践团成员们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爱好,精心设计了多样化的课程内容。从基础的学科知识讲解到趣味横生的科学实验,从生动的历史故事分享到启发思维的品德教育,每一堂课都充满了欢声笑语和求知的眼神。实践团成员们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重视对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和培养,努力在他们心中种下梦想的种子,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探索精神。
值得一提的是,实践团还特别开设了“自贸港知识小课堂”,向孩子们介绍海南自贸港的建设背景、政策优势以及未来发展前景。通过生动有趣的讲解和互动问答,孩子们对自贸港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入的了解,纷纷表示要努力学习,将来为自贸港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图二 实践团队准备与三江二小学生见面 )
二、深入调研,共绘乡村振兴蓝图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乡村发展现状,实践团成员们还深入三江镇农贸市场及周边地区进行调研。他们穿梭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与商贩、村民亲切交谈,收集第一手资料。
在调研过程中,实践团成员们发现乡村产业虽然具有一定的特色和优势,但也面临着基础设施落后、市场信息不对称等挑战。针对这些问题,实践团成员们结合海南自贸区的政策优势,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建议,包括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产业结构、拓宽市场渠道等,为乡村振兴贡献了自己的智慧与力量。
(图三 调研团队下乡调研 )
三、政策宣讲,传递自贸港发展红利
为了让基层民众更加深入地了解海南自贸港建设带来的实惠与便利,实践团特别组织了自贸区优惠政策宣讲会。宣讲会上,实践团成员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村民们介绍了自贸港的各项政策,包括税收优惠、贸易便利化、金融创新等方面的内容。
同时,他们还通过案例分析、互动问答等方式,让村民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自贸港建设带来的实际好处。宣讲会现场气氛热烈,村民们纷纷表示将积极把握机遇,投身到自贸港建设的浪潮中,共享发展成果。
(图四 宣讲团队入社宣传)
四、家访温情,倾听基层声音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海南自贸港建设对乡村居民生活的实际影响,实践团成员们还进行了家访活动。他们走进村民家中,与村民面对面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与诉求。在家访过程中,实践团成员们不仅关心村民们的生产生活状况,还积极向他们宣传自贸港建设的政策信息和发展前景。通过家访活动,实践团不仅收集到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还增进了与村民之间的情感联系和信任基础。
(图五 调研团队深入居民家中家访)
五、文艺汇演,共话自贸港情怀
为了庆祝此次“三下乡”实践活动的圆满结束,实践团与三江二小的师生们共同筹备了一场精彩的文艺汇演。汇演以“自贸港情怀”为主题,围绕科技、文化、卫生等多个方面展开。舞台上,孩子们身着五彩斑斓的服装,用稚嫩却坚定的声音和生动的表演诠释着对自贸港建设的热爱与向往。实践团成员们也积极参与其中,与孩子们同台演出,共同展现了自贸港建设背景下乡村教育的勃勃生机和无限可能。
文艺汇演不仅为乡村的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锻炼才艺的舞台,更成为了实践团与村民们之间情感交流的桥梁和纽带。
(图六 组织学生安排文艺汇演相关事宜 通讯员:黄金萍)
此次海南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三下乡”实践团在海口市三江镇二小的公益活动,不仅为乡村儿童送去了知识的甘霖和文化的滋养,更通过深入的调研、政策宣讲、家访交流和文艺汇演等多种方式,架起了自贸港与乡村之间的桥梁,为推动乡村振兴和自贸港建设贡献了青春力量。
未来,实践团将继续秉承“服务社会、锻炼自我”的宗旨,将爱与希望的火种播撒到更多需要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