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入基层,普法行,实践在红安

发布时间:2024-02-27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一、实践背景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向前推进一步,法治建设就要跟进一步。而在法治建设跟进的每一步中,全民普法工作都在紧紧跟随。推动宪法法律走到群众身边,是法治工作者的责任与工作,也应成为新时代法治青年的使命和担当。武汉大学法学院普法宣传志愿服务队的学生们亲身体验和践行了这一点。
 
二、实践安排
为了更好地完成本次实践活动,实践队员们在线上召开了会议,对本次实践活动的专题和内容形式进行了讨论,发挥队员们的不同优势,进行分工,确保准备工作的高效运行。分队长进行统筹联络、把关各组的筹备成果;访谈组参考往年实践活动,进行整理创新,收集访谈活动需准备的资料,撰写访谈提纲,策划具体的活动形式;文案宣传组设计专题海报,撰写情景剧剧本并在活动中做好拍摄记录工作,以便于后期视频的剪辑和新闻稿的编写,后勤组为队员们的住行提供保障并帮助汇总实践资料。
明确分组后,各组履行各自职能,联系当地工作人员,确定合适时间;完成访谈提纲,依据当地工作人员建议修改情景剧剧本,广泛借鉴各地实践活动,征求组员们的意见,更好地设计普法传单,以达到新颖独特的效果。
 
三、实践风采
一切工作已经准备就绪,2024年1月18日晚上,实践队抵达红安。2024年1月19号上午,为更好地了解普法情况,实践队分为两支队伍,分别前往红安县司法局和红安县人民法院,进行细致地调研和学习。
在司法局的调研中,实践队员们首先观看了红安县的法治宣传片,宣传片介绍了红安县普法宣传工作的特色活动以及所取得的成就,使队员们了解了红安县近年来普法工作的概貌,为访谈的开展做了充分准备。

通过与司法局工作人员的访谈,队员们全方位了解了红安县普法工作的整体规划,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1. 明确司法局领导协调法律宣传工作的职责。落实党中央文件规定的领导干部学法的清单制度,抓住领导干部这个群体,捋顺法治第一责任人清单,从而达到1+1>2的效果。
  2. 发挥先进村民带头作用,培养“法律明白人”。启动对各村法律宣传人员的培训,先对村干部和有一定文化基础的村民进行普法,先进村民再以法律小故事等方式对其他村民进行平易性普法,从而带动全县普法。
  3. 推动法律顾问全面覆盖。各村设有多位具有法律知识的人员,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举行民法典宣传月、“法治小喇叭”等基层普法活动。
随后,实践队员们还翻阅了红安县普法工作的相关手册和详细资料,感触颇深。


在法院的调研中,实践队员们通过与法院工作人员的交流,学习了解了法院在红安县法治建设中发挥的作用,归纳为以下几点:
  1. 主动开展普法活动。红安法院坚持“谁执法、谁普法”的理念,开展线上线下全方位普法工作。线上通过自媒体和公众号对大众进行普法,线下于宪法宣传日、三八妇女节等重要的时间节点进行针对性的普法宣传,将法庭搬到家门口,便于居民们学法、用法。
  2. 开展有针对性的普法活动。发挥引导作用,针对青少年防范网络欺骗、反对校园欺凌等问题开展宣传,让他们学法、知法、守法、用法;发挥服务作用,走进企业普及订立合同、劳动保障的法律知识,营造法治化的营商环境。
  3. 开创3+4+N工作方法。充分运用三个平台、四类工作方法,在案件审理前开展丰富多样的法律宣传,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以案释法。同时多主体联合,充分发挥妇联、综治中心、村内乡贤等主体的积极作用,充分进行调解工作。

下午,实践队员前往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八里湾镇小金山村,开展普法宣传活动。
活动开始前,队员们与小金山村书记和当地司法局局长进行了简要的对谈,了解小金山被评为法治示范村的原因所在、优势所在,通过“法律明白人”等例子切身感受当地法治建设的浓厚氛围。
随着村民们的到来,普法宣传活动正式开始。本次普法宣传活动共分为三个部分,即普法宣讲、情景剧展演以及法律纠纷调查与法律援助中心宣传。普法宣讲环节,队员梁晓睿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了“老有所养”、“民间借贷”等与村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在普法情景剧中,队员们自编自导自演,以喜闻乐见的方式为村民们宣传了“反诈骗”的知识,普及了“老年人医疗保障”的制度。最后,队员姜佩娴向村民们介绍了武汉大学法律援助中心,其他队员向村民发放了自制的普法宣传单和调查问卷,调查了村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法律纠纷。小金山村书记对项目组自制的图文并茂的普法小册子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随后,队员们在小金山村进行了实地走访,采访村民对法治建设的感悟,参观村内的法治建设成果。小金山村村貌整洁,随处可见有关法律历史、民法典以及“十一个坚持”相关的宣传展板,使队员们切身感受到了小金山村作为法治示范村所拥有的法治氛围。


四、实践感悟
这一次前往红安的普法宣传之旅令我受益匪浅。我们对小金山村的居民分享法律知识,向优秀的红安法官干警们展开访谈…在活动过程中,我感受到了红安人对法律的热情与尊崇,同时也让我更好理解不同群体对法律知识的需求与关注点。例如在小金山村,居民对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更感兴趣,因此普法宣传需要因人而异,精准定位受众,提供有针对性的法律信息。而且,普法宣传活动不仅仅是传递法律知识,更是一个培养法律意识的长期过程。法治社会的建设离不开每个公民的参与和合作,只有增加普法宣传的教育性和互动性,才能加强更多人参与法治建设的兴趣与决心,促进全社会的法治进程。
——姜佩娴
亲身参与本次普法活动,才真正认识到当今社会普法的需求以及红安县当地机关所做出的努力,普法不能只是从口头说说,要从行动上去践行,深入群众,加入群众,真正的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参与情景剧的演出,能切身感受到这种亲近的形式对普法的巨大促进作用,希望以后可以为普法想出更为创新创造的方式和方法。             
——曹益宁
这是我第一次这么直观地感受到乡村普法的力量,当司法局的主任向我们介绍当地为普法所做的努力以及所取得的成就时,一股敬意油然而生;当来到小金山村,感受到了书记、所长和村民们的热情与淳朴,当听到村子里因为治安很好,家家不闭户时,令我震惊……
——文雅婷
在红安进行的实践活动令我受益匪浅,红安县司法局,人民法院,以及小金山村的村干部们,还有热情好客的红安人民,都让我感受到中国红色文化之乡的盎然善意。同是也了解到基层普法宣传工作的众多成果与未来展望,增强了自身的专业本领。
红安,我们明年再会。                                
  ——杨继伟
 
五、实践总结
通过本次实践,队员们充分了解了红安地区普法宣传与法治建设的现状,深刻领悟了基层法治的重要之处、伟大之处。普法宣传不仅是法治建设的要求,更是以法治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题中之义。普法宣传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推动全体人民信仰法治、尊崇法治,让法治信仰在人民群众心中落地生根。
作者:曹益宁 李菲凡 来源:“烟火中的法治情”武汉大学法学院普法宣传志愿服务实践队
  • 以公益行善事,以色彩绘心灵——小蚂蚁行动志愿者团队开展助
  • 马尾绣非遗在剧本杀数字化中的新生——广西师范大学设计学院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