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泽英魂随浪涌,革命精神与天齐——周逸群烈士陈列馆“锦绣年华”团队红色实践感悟
【苏州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月7日讯】(通讯员:刘龚煜)
2024年2月5日,苏州科技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锦绣年华”团队成员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贵州周逸群烈士陈列馆瞻仰先烈,传承红色基因,深入了解了周逸群烈士的革命英雄事迹并接受了深刻的红色文化教育。
周逸群烈士陈列馆,位于铜仁市中山路中南门古城区,离烈士故居200余米,距逸群小学100余米。为让更多的人了解我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周逸群,弘扬、学习他的革命精神,2009年由中宣部、中央军委总后勤部、贵州省委省政府共同出资兴建。陈列馆设有1个序厅、8个展厅、1个音像视频展示室,分别展览采用现代化的声、光、电布展设施,全面生动地展示周逸群烈士生平事迹。现已成为君山区一个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走进陈列馆,馆内分外整洁,周逸群烈士的铜像就静静地伫立在那里,熠熠生辉,我组成员对铜像三鞠躬以表达崇敬之情。在柔和的灯光的照耀下,烈士铜像后面的浮雕活灵活现,展现着红军将士战斗的感人画面。似乎向我组成员诉说着可歌可泣的革命斗争历史。“民族的英雄,党的楷模。”正是周逸群烈士一生的最佳写照。
纪念馆内,以周逸群烈士照片、遗物和雕塑为载体生动表现了周逸群烈士短暂且璀璨的一生经历,他1923年回国,在上海参加创办《贵州青年》,宣传反帝反封建思想。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积极从事青年军人运动的宣传和组织工作,先后创办了《青年军人》、《中国军人》等刊物,显示出卓越的组织和宣传才能,被称为“黄埔岛上的一颗新星”。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8月参加南昌起义,率部参加瑞金、会昌等战斗。曾介绍贺龙加入中国共产党。他领导鄂西军民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游击战争,他巧妙地提出“你来我飞,你去我归,人多则搞,人少则搞”、“分散以发动群众,集中以应付敌人”的游击战术,使敌人疲于奔命,多次挫败了国民党和地主阶级的围剿,为中国共产党的存续做出重大贡献。一件件遗物,一幅幅历史场景,将我组成员拉回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周逸群烈士曾说:“只要我一天活着,我就一天不停止党的工作。”周逸群烈士是烈士们的一个缩影,是他们与敌人展开了一场场殊死搏斗,是他们为了人民解放以生命为代价缔造了新中国,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为理想为真理,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他们的血液流入祖国的山川湖海,英魂同日月齐长,精神作为精神路标指引我辈向前,永垂不朽。
此次参观正是一次生动的红色教育,穿越时间和空间周逸群烈士与我们相遇。他的精神激励着我们奋进向前。我辈应铭记历史,传承红色基因,赓续星星之火,用我们的双手创造美好的未来,去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去代替先烈们看看将来的世界。“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吾辈将与时代同呼吸共心跳,将自我的梦融入中国梦,将心血融入祖国大好河山。吾辈必将主动进取,开拓创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献出一份力量,发一份光热。
苏州科技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锦绣年华”团队 责任编辑:刘龚煜
作者:刘龚煜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