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文化和旅游是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农业+文化+旅游”的新模式已经成为农村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感悟乡村振兴政策在农村的落实情况和发展成果,2024年1月12日,曲阜师范大学见微知著社会实践队前往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沿江街道开展当地“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的实地调研活动,为实现乡村振兴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从青年角度观察家乡乡村振兴成果,用实际行动担起时代新人之责任。

旭日东升之时,我们满怀期待地来到了沿江街道新圩社区,整齐规划的房屋映入眼帘,宣传标语随处可见,遍地都是新农村建设的真实写照。在与当地村民的交谈中我得知,新圩社区实行“村改居”工程,道路亮化绿化逐步推进,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人居环境得到全面提升。尤其是沿江知青文化产业园的建设,像一座 “聚宝盆”,让他们在家门口也能挣到钱。好奇心使我更加想要了解“聚宝盆”的奥秘,于是,在村民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沿江知青文化产业园一探究竟。
来到这里,仿佛穿越到当年知青下乡时的青春岁月。通过一路的游览,我们了解到,沿江知青文化产业园核心区占地面积达300余亩,包含麒麟特色农作物种植区、知青之家、家庭生活牧场、水上餐厅等6大板块,集怀旧休闲、亲水游乐、文化创意、生态度假、康养旅游为一体。新圩社区内五千余人都能够通过产业园实现增收致富。与大龙田园综合体和麒麟水乡形成两翼三角格局,共同助推乡村振兴示范园建设。

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一栋青砖灰瓦的老屋前。这是文化“聚宝盆”,也就是园区内的历史代表性建筑——农业学大寨。它仿佛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诉说着那些年这里的知青故事。当年的下乡知青满怀抱负,相继来到这里参与农业生产,尽情挥洒青春和汗水,将自己的美好年华、忠诚热血全部奉献给了新圩村。知青文化产业园将他们的事迹记录于此,向世人赞扬他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拼搏进取的“知青精神”。

沿江知青文化产业园的第二个“聚宝盆”,非“勤丰草莓”种植基地莫属。走进温暖的草莓棚,我就感觉到一股草莓的清香袭来,被清甜香气包裹的幸福感简直无法躲藏。据了解,这段时间正是当地特色草莓——“圣诞红”的上市的时间。抬头环视,看到大棚里的游客都提着篮子来回穿梭,精心挑选着草莓,体验采摘草莓的乐趣。据工作人员介绍,新圩社区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在知青文化产业园建起了“勤丰草莓”种植基地,是增加群众收入、优化产业结构的好策略。到这时我真实地体会到沿江街道“文旅共生、农旅融合”发展思路的魅力。创新发展模式已在这片土地植根,农民伯伯也必乘此春风获得更多的收益。我相信,沿江街道将会在“农文旅”融合发展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村民们将会依托特色产业创造更美好的未来,沿江街道振兴的未来不是梦!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我们还意识到,沿江街道能够取得如此成效,离不开党建引领,沿江街道通过积极探索构建人才选拔、人才培养、人才激励等机制,让乡土人才扎根基层,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人力支撑。纸上得来终觉浅,这次实践活动拉近了我与乡村的距离。我真实感受到了乡村人民和基层服务者为乡村振兴做出的贡献,切身体会到了乡村振兴的真正内涵。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理应拿出“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定意志,把握时代的机遇,开创美好的未来,为乡村振兴贡献出自己的力量。(通讯员 马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