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红星照耀哈达铺 故地重游往事勾

发布时间:2023-09-03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红星照耀哈达铺 故地重游往事勾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重要指示,同时更好地激发新时代兰大学子的红色动力,8月27日,兰州大学萃英崇廉社赴甘肃省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甘肃段)青年实践团赴哈达铺开展以“传承红色基因,铸就青春底色”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队围绕红色圣地哈达铺,开启了属于哈达铺的红色记忆。
实践团于8月27日下午来到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共同追寻长征在哈达铺的红色历史。1935年9 月至1936年10月,伟大的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经过艰苦卓绝的征程,先后到达哈达铺。在这里,红军得到了困顿至极后的物资兵源补充;在这里,红军建立了以哈达铺为中心的地方苏维埃政权;尤为重要的是,在这里,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得悉陕甘还有红军和革命根据地存在的重大喜讯,从此开启了落脚陕甘暨全民族抗战的伟大征程,长征由此走向胜利。

走进纪念馆,映入眼帘的便是鲜红的党旗和醒目的入党誓词,实践团成员庄严地举起右拳,重温入党誓词。铿锵有力的誓言充分展现了大家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决心与信心。展板上的介绍把团队成员们的思绪拉回到了那段峥嵘岁月、苦难辉煌,往事在眼前幕幕重温,成员们体验到了革命道路的艰辛,深刻体会到了先辈们的艰苦奋斗精神。

通过展板,团队成员了解到何谓“军民鱼水情”:中央红军攻破天险腊子口后,在历时将近一年的转战中,中央红军从出发时浩浩荡荡的8万多人只剩下7000多人,疲惫不堪的红军将士急需休整,而物产丰富、民风淳朴的哈达铺让红军在千难万险的长征后看到了绝处逢生的希望。由于红军多为南方人,初来乍到,炊事员不知面粉怎么做,哈达铺的妇女现场教炊事员们做面食,他们后来才知道原来面可以有馒头,烙饼,面条,疙瘩等多种吃法;大妈大婶看着女红军很是亲切,拉在手里左看看右看看,临了还把她们三三两两拉到家里做好吃的……时隔多年以后还是有很多长征亲历者在不断的感慨:“长征途中从没遇到过这么繁华的小镇;过年也没有吃的这么好过…”由此可见,那淳朴的不求回报的热情,那流淌着热血、捧起希望的双手,为前行的红军战士们点燃了心灵的暖灯。

山重水复之后柳暗花明,毛泽东等领导同志最终初步确立了挺进陕北建立革命根据地的伟大战略决策。由此一首到陕北区的歌曲响彻陇原大地。在经历哈达铺历史转折后,毛泽东满怀豪情地酝酿出《七律·长征》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真实地表达了对红军长征前景的希望和憧憬。如今,这首诗流传甚广,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这也正是当代人们发自内心的一种文化自信的生动体现。

百年波澜壮阔史,别有天地换人间。今天,长征仍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乃至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最耀眼的一座精神丰碑。回首长征并从中吸取精神养分,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最强音。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以“撸起袖子加油干,风雨无阻向前冲”的干劲走好属于自己的长征路。
 
作者:兰州大学萃英崇廉社赴甘肃省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甘肃段)青年实践 来源:兰大马院公众号
  • 红星照耀哈达铺 故地重游往事勾
  • 红星照耀哈达铺 故地重游往事勾
  • 8月27日,兰州大学萃英崇廉社赴甘肃省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甘肃段)青年实践团赴哈达铺开展以“传承红色基因,铸就青春底色”为主题的暑期
  • 09-03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