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共进:对门山村与坡柳村联合发展
为达成村落间互相协作共同发展,行动队在坡柳村第一书记谢勇的带领下与对门山村第一书记张钰进行了联合会议。为实现两村的共同发展与优势互补,行动队对两村的产业进行了对比,寻找一条友好发展的和谐道路。
茶叶是两个村共同的文化产业,但有着不同的茶文化历史。饮茶有益于开启心智,从品茶中领悟人道,审视自我,人生百味,尽在其中;以茶会友促交流,品茗者更容易体悟到茶中所凝聚的缘分,也会发自内心的感谢造物的恩泽。对门山村大力发展种植白茶、黄金芽茶叶4500余亩,打造茶叶基地2个。村民们以茶水待客,饮茶习俗是人们之间联系、交往的纽带。凡是有客人来到居民家中,主人经常先递上烟,相互敬茶,品评茶味。坡柳村茶文化的历史更是深厚,古茶树焕发勃勃生机,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让这里产出的娘娘茶汤色红亮、茶香醇厚、回味甘甜,深受人们的喜爱。第七届蒙顶黄茶杯全国黄茶大赛颁奖仪式11月1日在四川茶博会举行。贵州一支茶样参赛,喜获“特别金奖”,这就是产自黔西南州贞丰县的坡柳娘娘茶。拥有者相同的文化却有着不同这发展历史,这样的产业相结合必然会促进双方的和谐发展。

图 1对门山村黄金叶
青山绿水黄金叶,鼓声余韵对门山。对门山村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村、贵州省旅游村寨标准级、贵州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黔西南州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2021年入选贵州“第三批全省乡村旅游重点村”。对门山村居民以布依族为主,布依族是没有文字的民族,传统文化的保存外化于民族文学、民族艺术、民族语言等文化符号,对文化的表达和展现提供了重要的途径。对门山铜鼓十二调(则)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被誉为“铜鼓音乐的活化石”。在这些方面对同样以布依族居民为主的坡柳村发展有着很好的带领作用。

图 2两位书记与队员们合影
在两位书记的带领与贵州大学学生的配合下,加强两村的文化交流,促进二者之间的距离共用发展。开启“茶旅”融合思路,接触自然风光、认识乡土风情、了解传统文化,观赏茶园体验茶艺,学习茶文化。加强优秀民族文化传承发展工作,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民族团结进步,推动贵州优秀民族文化融入人民群众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