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深入百莲百荷,走进乡村振兴——华中农业大学暑期调研团赴百莲百荷基地

发布时间:2023-09-01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7月10日上午,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暑期实践调研团的学生们抵达淮北市杜集区百莲百荷景区,在合肥植物园科研科普中心副主任宇胜老师的指导带领下,以百莲百荷景区荷花睡莲产业为主线,以乡村振兴和生态修复为主体,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百莲百荷项目地位于安徽省淮北市杜集区的古乐湖畔,该地由于前期煤矿开采导致土地下沉,沉陷水面深浅不一,大部分区域处于闲置状态。采煤沉陷区依据“深改湖,浅造田,不深不浅种藕莲”的原则,2021年成立淮北百莲百荷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对该区域开始实施综合治理,种植百种荷花和百种莲花。但又由于前期设计与施工存在差异,加之后期管理疏忽,导致景区田地内品种混乱,多数标识牌有误。
    实践团抵达百莲百荷景区后,成员们首先是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大致游览了景区,了解景区内的核心观赏区、生产研发区、大棚温室区等区域的分布。而后景区负责人则向成员们简单介绍了景区的发展历程以及当前的经营状况,使得成员们从整体上对百莲百荷有一个基本认知。当天,成员们还查阅相关资料,学习荷花睡莲的习性、价值,在结合百莲百荷项目实况的基础上了解它们在生态环境上的作用。
    华农暑期实践调研团主要任务是荷花睡莲的品种鉴定,从俯视、45°角、平视多个角度进行拍摄,完成20种睡莲和16种荷花的第一天花、第二天花、第三天花的开花情况以及性状记录,为景区后续完善科普宣传等相关活动打下基础。7月11日至7月14日,成员们每天都早早来到景区,赶在荷花睡莲因为高而闭合前完成对它们雌雄蕊、花色、叶质感等性状的拍照记录。在每天下午实践团成员们则进行照片、资料整理,比对文献资料,完成品种鉴定。

    除此之外,实践团成员们还在宇胜老师指导下,进行了千瓣莲等荷花品种的解剖与花瓣长度测量,并拍照记录性状,对原有品种性状进行修正。帮助后期景区内荷花介绍牌完成更改修正以及科普展板设置。

    在实践后期,成员们进一步考察了景区的廉政广场、温室大棚等其他区域,了解景区结构和荷花睡莲产业发展情况,针对性地提出当前景区在如整体园区规划、后期管理宣传等方面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思路方案。

    同时还进行了科普宣讲活动,带领青少年了解荷花睡莲的应用价值,游览园区,观赏荷花睡莲。

    整个实践过程中,实践团成员们与荷花睡莲直接接触,亲身触摸,观察记录,识别、分辨例如洪湖红莲、红灯高照间的差异,既深入增进了成员们对荷花睡莲的了解,又为景区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帮助。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促进大学生素质发展,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此次社会实践相当于成员们的第三课堂,学习如何更加高效有质量完成任务,学习与人有效沟通交流,学习主动与积极,最重要的是完成了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这一重要“知识点”。
    当然,此次实践团成员们来到淮北,走进杜集,近距离感受了小城风貌。小城安详,美起来如荷莲一般淡定、从容。杜集从荒山残石的绿化美化,到煤矿坍塌治理的湖化工程,离不开环境治理。杜集区在响应国家乡村振兴与两山论中利用自身条件发展文旅,积极实施生态治理,才有了如今成员们看到的一半秀丽、一半烟火的小城面貌。在饮食上,这里既有独具特色的太和板面,又有别有风味的地锅鸡,还有热闹的伏羊节。

    体验人文风貌,也学习以荷花睡莲为核心的生态修复案例,更体悟乡村振兴中现代化新农村典范,华中农业大学暑期实践团赴淮北百莲百荷一行完美收官!

文字:吴殊怡    
图片:张彩渝
作者:吴殊怡 来源:吴殊怡
  • 中央民大学子推普活动深入安徽,书香“典”亮新征程
  • 深入百莲百荷,走进乡村振兴——华中农业大学暑期调研团赴百
  • 康禾助老 青春相伴
  • 康禾助老 青春相伴
  • 2023年7月,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公共管理与服务学院康禾观察团走进广州市两所养老机构进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 09-01
  • 绿色健康出行,低碳环保生活
  • 社区实践一直被视为大学生学习、锻炼和服务社会的重要途径。通过参与社区实践,我们能够亲身感受社会的需求,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 09-01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