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悟“两山”理念 看余村发展」管工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最美乡村——安吉余村

发布时间:2023-08-24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8月6日,浙商大萤火虫行动暑期社会实践团的指导老师和队员们便来到了社会实践的第二站乡村——湖州市安吉县余村开展研学充电之旅,调研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先行示范样板,感受“高能级、现代化、国际范”的安吉·大余村建设,沿着习总书记的足迹,亲身体验“两山”理念的诞生与发展。

大余村青年人才社区——青来集
青来,何来。在安吉县余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毕真的带领下,成员们来到第一站——大余村青年人才社区“青来集”,这里是乡村众创平台,以厚植创业沃土、推动产业创新、积聚青年人才为使命,营造让青年更向往的乡村创业生态与生活环境。

在与毕真的交流中,成员们得知,“青来集”社区首期于6月份开园,位于大余村核心区块,集综合服务、企业办公、商业配套等功能于一体,涵盖总部经济、众创空间、数字游民公社等多个工作区间,现已入驻多家企业。更值得一提的是,青年人才社区基于景社共生的运营理念,发布新兴工作方式——“大自然工位”计划,计划到2024年累计推出3000个大自然工位,完善配套,把工位搬进绿水青山。

“两山”理念发源地——余村景区
沿着余村的山水之路来到了“余村大景区”,这里有绵延的竹海、漫山的茶园,这里也是“两山”理念的发源地,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考察安吉余村时,首次作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述,自此,这个曾经污染严重的“矿山村”便开始了转型之路,短短十几年,余村走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成为中国美丽乡村的样本。

沿着总书记的足迹,走过“两山”理念石碑,成员们来到了“院士林”,累计有33位院士在这里种下榉木,共同见证余村的发展。两山”展示馆正中的大屏幕上滚动播放着余村产业数据实时情况,数字化产业发展在余村已经有了丰富的实践,安吉农业数据仓通过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完成了从农田到手机的互联互通,一键联结。

再往前便是余村文化礼堂,礼堂中有一家可供村民免费观影的余村电影院,实践队在影院内观看了《坚定“两山”路,奋进新时代》专题纪录片,这段珍贵的影像记录了习总书记为余村指明绿色发展之路的历史,2005年起,余村人下决心封山护水,决定关停全部矿山水泥厂,习总书记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是“高明之举”。

在未来乡村展示馆,我们看到了余村在绿色发展道路上完成美丽蝶变,2022年7月,“余村全球合伙人计划”推出,诚邀全球英才共同拓展绿色发展新路径,毕真向我们介绍到,如今共有40余个合伙人项目入驻,上千名大学生来到余村及周边村庄工作与生活,新经济新业态蓬勃发展,“全市青年宣讲骨干训练营、迷笛余村中心、全国首个铂金级乡村碳中和建筑......”,在余村,青年被重新定义。展示馆内,同学们从乡村环境、人才、业态、治理等多维度,感悟“千万工程”如何造就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万千农民群众。

聚青春力量 助乡村振兴
此次实践研学进一步加深了团队成员对“两山”理论和“千万工程”的理解和认识,大家纷纷表示收获颇丰,余村是全国乡村振兴的先行示范,作为青年人更要勇于学习余村发展先进经验,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要做乡村振兴的“宣传员”,更要带着青春活力投身社会实践。相信萤火虫行动团队在本次研学活动中汲取的无限能量,将继续孕育无限希望,点亮更多乡村,创造美好明天。
 

作者:多彩大学生网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 河海大学“扬城小巷连古今,红色传承探非遗”实践团赴扬州开
  • 巢院学子三下乡"徽墨瑰宝,华阳之光”:走进徽墨文化园感受
  • 暑期“三下乡”:促进文旅融合,共筑美丽乡村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