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江南骆山龙舞,百年“非遗”文兴

发布时间:2023-08-19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为走近被誉为“江南第一大龙”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骆山大龙”,感受“非遗”魅力,2023年7月10日至12日,苏州科技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骆山大龙”调研队深入南京市溧水区和凤镇骆山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成员发挥专业特长,走访村内杨培庵墓、龙王庙、杨氏祠堂与龙舞文化墙等地点,探索“骆山大龙”的前世今生,助力“非遗”文化的传承。
在实践初期,团队跟随骆山村村长与村党支部副书记开展了实地走访。在走访途中,谈及“骆山大龙”的起源,村长讲述了它的神话起源以及重要人物——杨培庵并提出带领团队成员前去杨培安墓进行拜访。在此,村长为团队讲述了杨培庵的生平以及与大龙的渊源并解答了成员对于大龙起源的疑问。
 
之后,团队来到平日闭门的龙王庙进行参观。龙王庙面向狮子山而建,其中存放着拆分的“骆山大龙”,庙中摆放着高2.3米,宽2.2米的龙头骨架、部分龙身骨架以及舞龙时所需道具设施。因未至腊月,团队未能亲眼目睹“骆山大龙”的表演过程。
 
 
随后,团队在村长及村党支部副书记的帮助下,拜访并采访了“骆山大龙”传承人与骆山村“龙委会”会长杨木海先生。面对团队成员的提问,杨木海先生进行了耐心解答,也详细讲述了“骆山大龙”的制作与表演的相关内容。谈及“骆山大龙”的现状,传承人杨木海说“近年来政府大力资助了大龙的发展,最近几年的资助基本都靠政府,还让我们出去表演啊,还有人来采访我,写成书。”“这几年,每到要舞龙的时候,来看的人呐,能把这一片(骆山村旁的石臼湖湖滩)都围满。”骆山村村长也感叹道。
 
杨木海先生与村长之后带领团队参观了杨氏祠堂。在祠堂中,杨木海先生简单为团队成员介绍了供台上摆放的人物及其主要经历。祠堂中也摆放着“骆山大龙”的龙头,据杨木海老先生讲述,此处的龙头一般不轻易动用,腊月舞动的龙头多来自龙王庙内。据观察,祠堂大门也彩绘了部分人物故事图,村长为团队成员简单讲述了门上所绘图案的意义。
 
最后,团队成员、杨木海先生与村长来到了石臼湖边上的龙舞文化墙。在前往路途中,村长为团队成员继续解答关于杨氏祠堂等疑惑。文化墙是由往年腊月龙舞的照片组成,结合这些图片,杨木海先生未团队成员详细讲述了舞龙的准备工作,表演过程与与表演方式。在杨先生的讲述中,团队也知悉了当地政府与媒体对“骆山大龙”的大力支持。
 
现代骆山龙舞在承袭传统基础上,也采取了一定程度上的创新。 当地正在推行的“花火露营公园”项目,将传统的优秀文化与现代的文旅融合模式结合,打造属于溧水的独特“文化名片”。这一举动不仅有助于“骆山大龙”的现代传承与发展,也有助于当地经济发展,为乡村振兴贡献新力量。相信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骆山大龙”,在如今各方齐发力的状态下,能够找一条适应现代需要的发展之路,向世人展示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骆山龙舞,“非遗”兴文!
作者:吴萱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持初心使命,谱时代华章”实践队
  • 学习二十大 奋斗悦青春
  • 学习二十大 奋斗悦青春
  • 线上学习结束后,实践队队员范恩平实地参观了有关二十大的主题公园及纪念馆,并充分认识到了身为青年学生
  • 08-19
  • 常工学子三下乡:弘扬非遗文化,传承历史遗留
  • 和煦春风,润泽徐州——南审支教小队青春志愿行
  • 追寻红色印记 感悟百年风华
  • 追寻红色印记 感悟百年风华
  • 中国革命经历风风雨雨,最终赢得胜利,让新中国就此成立。通过他留下来的足印,我们前往探索,感受革命先辈的红色气息。
    习近平总书记
  • 08-19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