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名称:关于乡村文化古镇建设及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调研报告
学校:常州工学院
作者:李慧婷 赵梦雨
摘要:延续文化发展根脉,厚植乡村文化自信。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常州工学院的实践团队于2023年7月1日—7日线上线下同时开展实践,就常州市天宁区郑陆镇焦溪古村的非遗传承、古镇建设及旅游开发进行调研,也对常州各乡镇的文化建设和文化氛围进行了解和调查总结。通过这次活动,实践团队的队员们充分了解到焦溪古镇的建设开发、人文风俗、传统技艺的保护传承,当地文化对旅游经济发展的意义,以及常州各乡镇的文化建设。队员们通过采访、宣传和问卷调查等方式传播文化建设的成果,了解文化建设存在的不足,从而为进一步的古镇建设、文化振兴与乡村振兴提供参考和建议,推动其长远发展。
关键词:文化传承 乡村振兴 古镇建设 旅游经济 文化建设
一、调研背景 新农村建设给古村落遗产旅游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明确了“生产发展, 生活富裕 , 乡风文明 ,村容整洁 ,管理民主 ”的建设目标。大部分建设目标,都与古村落遗址旅游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赋予古村落遗址旅游新的使命,為其带来新的生机。焦溪古镇位于常州、无锡、江阴三市交界处,完整保留了1200多年前的江南古村风貌,拥有以“黄石半墙”建筑为特色的江南水乡风貌、完整的空间格局和传统手工艺等,是常州市弥足珍贵的优秀历史文化遗产,是江南水乡古镇典型代表之一。深入振兴常州乡村,需要充分挖掘焦溪优秀乡土文化资源,讲好焦溪故事,留得住乡愁,望得见远方,进而形成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推动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二、调研对象及方法 对象:焦溪古镇社区工作人员,以及常州市民等
方法:
1.参考有关文献:学习强国《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人文江苏《常州焦溪古村:江南水乡古镇“后出转精”的典范》。
2.问卷调查:线上制作问卷调查内容,线下发放问卷调查表格填写。
3.实地调研和访谈的形式:2023年7月1日-7日,组织“常州乡村振兴现状调研”实践团各成员在常州各乡镇进行问卷调查的填写,进行相关问题的提问与问卷调查的结果相结合,通过实地走访了解焦溪当地的跟建筑修缮与保护,通过不断地总结经验完成此次调研任务。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与焦溪古镇社区工作者进行交谈 周薇薇 供图
三、
调研目的 (1)了解大学生以及各常州市民对文化赋能常州乡村振兴的关注度。
(2)调查分析常州焦溪古镇的建设实际修缮进程,分析古村落建设的优点和难点,为其他文化建设乡村建设项目提供经验。
(3)通过与焦溪当地居民的交谈,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深入挖掘焦溪可发展的地方文化特色。
(4)从古建设修缮保护、当地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弘扬等方面分析焦溪古镇的 建设对常州乡村振兴的意义。
(5)宣传文化赋能乡村振兴,提高大家对焦溪建设、古村落建设保护的重视程度。
四、
调研意义 1、名胜古迹是国宝,它们记录了祖国古老的历史,是中华民族文明的象征;名胜古迹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欣赏价值和经济价值;一旦损坏就再也不能复得。开展本次调研,不仅有利于提高社会对于保护焦溪,修缮古建筑的关注度,更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中华民族凝聚力。
2、新时代大学生是中国青年群体的优秀代表,因此更要勇于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有责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能够发挥个人发展和成才的主体作用
3、青年作为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其是否具备社会责任意识,对于中华民族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通过本次调研活动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组织协调能力,以至达到培养青年爱国情怀,提高个人品德修养,使其具备开阔的国际认知视野,担当社会发展的重任。
五、
调研过程 1.你认为保护焦溪类古建筑重要吗?

图为部分调查问卷的调查结果。赵梦雨 供图
根据图片显示,从本次的调查结果来看,常州市居民在总体上较为重视焦溪古建筑的保护,对中国的古建筑保护修缮工作较为重视。其中有78人认为保护中国传统建筑,使其在新时代发挥应有的价值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占比84.78%;只有2人认为修缮古建筑是一件没有意义、没有价值的事情,占比2.17%;有12人表示对国家的古建筑事业并不关注,占比13.04%。“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胜利。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全体人民的团结是中国社会各方面蓬勃发展的重要秘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同舟共济,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同培育了伟大精神。中国古村落建筑保护事业任重而道远,需要全体中国人民报以极大重视,团结起来,共同取得成就。
2.你认为政府投资建设焦溪古镇重点文旅示范村的意义是什么?

表格为部份调查问卷的调查结果。赵梦雨 供图
根据表格显示,从调查结果来看,有90人认为建设焦溪古镇有利于保护传统文化,占比97.82%,可以看出大部分人都较为认同焦溪古镇的文化价值。有91人认为建设焦溪充分开发当地旅游资源,有利于推动常州经济发展,认同焦溪古镇的经济价值,占比98.91%,我们要深入振兴常州乡村,需要充分挖掘焦溪优秀乡土文化资源,讲好焦溪故事,留得住乡愁,望得见远方,进而形成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有45人认为修缮还原古建筑有利于改善当地居住环境,保护生态,占比48.91%,习总书记强调社会主义新时代发展需要遵循“绿色”发展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在发展文旅的同时,应当注重保护当地生态文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有85人认为焦溪古镇的开发遵循了“协调”发展理念,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全面发展,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调发展,占比92.39%。保护古建筑,重振焦溪风采,对每位人民的生活都有着重要影响。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街头随机对各年龄层面的常州居民进行采访。徐昕奕 供图
3.你认为有效修缮保护焦溪古建筑的措施有哪些?

图为部分调查问卷的调查结果。赵梦雨 供图
从调查结果看来,大多数人对于“如何保护古建筑,振兴焦溪古镇发展”都有着自己的看法,其中有78人认为文化宣传很重要,振兴焦溪需要挖掘焦溪的文化故事,进行文化赋能,占比84.78%。有85人相信专业学者的力量,主张组织专家团队进行专业修复和维护,占比92.39%。有75人认为国家应当针对“保护古建筑”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为古建筑修复工作提供坚实的法律基础和保障,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占比81.85%。当代科技发展迅猛,有89人提出振兴焦溪需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成果,运用虚拟现实、数字近景摄影测量等技术,以“敦煌莫高窟数字展”为成功先例进行模仿,占比96.73%。有67人认为目前中国古建筑事业发展不完善不充分的原因是缺乏相关人才,各大高校应当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从常州居民所提出的建议中,不难看出大家对焦溪古镇的发展充满期盼。相信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古建筑保护事业,将会发展的越来越好,在国际上谱写下中国古建筑保护与利用方面的灿烂华章。

图为实践团成员采访焦溪规划发展办主任。 徐昕奕 供图
六、
调研总结及分析 焦溪古镇完整保留了江南古村风貌,被列入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焦溪古镇的保护修缮及文化基因的延续是整个常州市文化振兴的参考典范和重要突破。实践团队的队员们通过线上了解资料线下参观考察以及焦溪当地工作人员的介绍,了解到古镇的保护修缮和旅游开发现状。焦溪古镇申遗指挥部门寻访了多位手艺传承人,保护传承了“黄石半墙”这一特有的建筑特色,并且古镇延续了“一河、四桥、五街”的独特空间格局,这些都成为了焦溪古镇旅游业发展的重要部分,是当地充分利用文化资源推动经济发展的一大体现。另外,焦溪古镇的文化资源开发不同于一般的资源开发,在焦溪未来的长期发展上,它更注重于在保存古镇本真和特色文化的同时,将当地的特色文化向更多的游客推广,避免过度的商业化而失去初心。
队员们在参观古镇时充分地感受到了焦溪悠久历史文化的魅力和当地对文化传承的重视,体验焦溪文化的同时,我们也发现了当地文化建设和旅游开发的一些不足,为此提出一些建议。首先焦溪古镇旅游区的交通环境不够完善,当地未设置专门的停车场和接待中心,这为游客带来了诸多不便。另外,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焦溪古镇将文化与旅游挂钩,打造历史文化旅游景点的同时更需注意与时代同步,不断创新,旅游人群大多是青年群体,他们更具时代性。为吸引这一群体,当地可以利用焦溪文化,推出一系列文创产品,在保护并传播特色文化的同时,创造更多的消费机会,发掘经济价值,促进当地旅游业和经济的发展。再者,网络信息发达的现代,古镇发展也应当抓住机遇,利用大数据做好宣传工作,吸引更多人参与到古镇的文化建设与传承中来。最后,希望常州各乡镇在借鉴焦溪古镇的文化开发的同时,努力发掘当地的文化特色,共同实现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发展战略。
经过这次实践,队员们也更加意识到大学生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我们必须做到文化与实践相结合,自觉按照党和人民的要求不断完善自身,利用好所学的知识,跟随国家步伐,为文化振兴、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邱婷,刘莞昕,聂文星等. 发展景德镇陶瓷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战路[J].智慧农业导刊,2023,第3卷(1):56-58, 摘三63.
[2]李一实.传承非遗文化 助力乡村振兴 ——谈非遗保护对推动传统村落建设的作用发挥[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8, (9):208.